[实用新型]楼板预留孔洞施工套筒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246064.1 | 申请日: | 2011-07-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025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25 |
| 发明(设计)人: | 贾蒙;杨东明;袁小林;王红媛;王金香;李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一局集团第三建筑有限公司;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G15/06 | 分类号: | E04G15/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004 | 代理人: | 朱丽岩;唐晓丽 |
| 地址: | 100161 北京市丰台区西***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楼板 预留 孔洞 施工 套筒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结构施工工具,特别是一种楼板预留孔洞施工套筒。
背景技术
在结构施工时,楼板预留孔洞时套管安装是一项非常严格的工序,一般做法是用铁钉和铁丝绑扎固定套管,这种方式在施工中极易出问题,主要表现在固定不牢固,与模板接触不严密,在混凝土浇注时容易漏浆,造成套管取出后必须经过剔凿才能成孔,有时还会破坏楼板,造成人工、材料的浪费,施工也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楼板预留孔洞施工套筒,要解决传统楼板预留孔洞套管安装时存在的套筒固定不牢固、接触不严密、容易漏浆的技术问题;并解决套管无法重复使用,造成成本上升、施工不便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楼板预留孔洞施工套筒,包括钢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钢套筒的直径与楼板预留孔洞相适应,高度与楼板厚度相适应,钢套筒的上部盖有封闭盖板,钢套筒的上沿与套管提手相连接,钢套筒的底部有底部钢板,所述底部钢板在中心两侧对称开有自攻螺丝孔,底部钢板的中心连接有一根与钢套筒同心的螺杆,所述螺杆的上端穿过封闭盖板与紧固螺母连接。
所述底部钢板可以呈一字形、十字形、米字形或圆形,其长度不大于钢套筒直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传统楼板预留孔洞套管安装时存在的套管无法重复使用,造成成本上升、施工不便的缺点,解决了套筒固定不牢固、接触不严密、容易漏浆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技术进步: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先前普通套管施工中产生的种种弊病,它的优点在于安装和拆卸方便,固定牢固,与模板接触严密,杜绝了漏浆现象,使预留孔洞位置准确,外形美观,并且可重复使用,杜绝了人工和材料的浪费,可广泛应用于建筑结构施工中。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下底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套管提手、2-钢套筒、3-螺杆、4-自攻螺丝孔、5-底部钢板、6-紧固螺母、7-封闭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参见图1、图2所示,一种楼板预留孔洞施工套筒,包括钢套筒2,其特征在于:所述钢套筒2的直径与楼板预留孔洞相适应,高度与楼板厚度相适应,钢套筒2的上部盖有封闭盖板7,钢套筒2的上沿与套管提手1相连接,钢套筒2的底部有底部钢板5,所述底部钢板5在中心两侧对称开有用于连接模板的自攻螺丝孔4,底部钢板5的中心连接有一根与钢套筒同心的螺杆3,所述螺杆3的上端穿过封闭盖板7与紧固螺母6连接。
所述底部钢板5呈十字形、米字形或圆形,其长度不大于钢套筒2直径。
使用方法:施工时,使用自攻螺丝将底部钢板5固定在施工楼层的木棉板上,螺杆3的上端穿过封闭盖板7与紧固螺母6连接牢固后,开始进行混凝土浇筑,当混凝土凝固达70%左右时,将钢套筒2拔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一局集团第三建筑有限公司;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建一局集团第三建筑有限公司;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4606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模块化车辆空中调头传动机构
- 下一篇:波形太阳能电池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