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手把瓶模气缸式预脱模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44676.7 | 申请日: | 2011-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630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14 |
发明(设计)人: | 吴玉安;陈肯;谢振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达意隆包装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9/70 | 分类号: | B29C49/7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彭长久 |
地址: | 510530 广东省广州市萝岗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把 气缸 脱模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结构简单、缩短了预脱模时间且有效节约了能源、节约了生产成本的带手把瓶模气缸式预脱模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吹塑成型瓶广泛应用于诸如矿泉水、饮料、食用油等方面,其中,单瓶重量较重的情况,通常于该吹塑成型瓶上加设有把手,以方便人们提取及使用。
现有技术中,一般通过提前成型的把手预置于金属模内,这样,在吹制瓶身时将把手安装于瓶身,可是,该种把手的安装技术难以在自动吹瓶机上实现,因此,制造该种带把手的瓶子时,往往不能实现自动化吹瓶,导致生产效率低,而且工人的劳动强度高。
后来,有人研究出新的技术方案,其系先利用模具在瓶子上成形出瓶把手的扣位,等瓶子生产出来后,再利用塑料的弹性变形将单独成型好的把手装入瓶把手的扣位处。前述利用模具在瓶子上成形出瓶把手扣位的具体方案为,利用两气缸分别驱动凸轮机构中的上、下凸轮旋转,该上、下凸轮上分别朝上下方向形成有底侧凹成型部,因此,该两底侧凹成型部于前述两气缸的驱动下自由进出于模具的开腔内,以实现瓶身形成把手扣位并顺利脱模。该种方案,可以实现自动化吹瓶作业,同时,其后续的把手组装也较简单,相比上述技术方案而言,其确实有了很大的改进,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但是,其结构较复杂,同时,其系通过两个气缸分别驱动上、下凸轮,很难保证上、下凸轮的同步性,延长了瓶子的整个生产时间。
因此,需研究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带手把瓶模气缸式预脱模机构,其结构简单、缩短了预脱模时间且有效节约了能源、节约了生产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带手把瓶模气缸式预脱模机构,系安装于吹瓶机的吹瓶模具的动模内,其中,该吹瓶模具的动模上设置有增压背板,该增压背板与动模间形成有一密闭增压室,该密闭增压室通过接气管连接于高压气源,该高压气源的压力等于吹瓶时的瓶内高压成型压力,且该接气管与高压气源间设置有控制阀,合模时,该控制阀打开,高压气体进入前述密闭增压室内以推动前述动模完成合模;该带手把瓶模气缸式预脱模机构包括有
一抵推滑块,该抵推滑块具有上抵推斜面和下抵推斜面;
一用于驱动前述抵推滑块的气缸,该气缸包括有缸体,该缸体内腔设置有活塞、活塞杆及第一复位弹簧;该活塞将缸体内腔分隔成第一容置腔和第二容置腔,该第一容置腔连通于前述密闭增压室;该活塞杆位于第二容置腔内,且该活塞杆一端连接于活塞,其另一端伸出缸体外并连接于前述抵推滑块上;该第一复位弹簧套于活塞杆外并抵于活塞与第二容置腔的端面之间;
一上滑块,该上滑块上端具有与瓶身的把手安装扣位形状匹配的凸部,该上滑块下端具有下配合斜面,该下配合斜面与前述抵推滑块之上抵推斜面接触;
一下滑块,该下滑块下端具有与瓶身的把手安装扣位形状匹配的凸部,该下滑块下端具有上配合斜面,该上配合斜面与前述抵推滑块之下抵推斜面接触;
以及,针对前述上滑块及下滑块均分别设置有推动上、下滑块沿垂直于活塞杆滑动方向相向运动的第二复位弹簧。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沿前述抵推滑块移动方向,于模具与抵推滑块间设置有限位块,且该限位块安装于模具内。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针对前述上、下滑块,分别设置有滑块导向销,相应地,前述抵推滑块的上抵推斜面和下抵推斜面上分别开设有导向槽;前述上滑块的滑块导向销连接于上滑块并伸出上滑块的下配合斜面,且该滑块导向销滑动式嵌于抵推滑块之上抵推斜面的导向槽内;以及,前述下滑块的滑块导向销连接于下滑块并伸出下滑块的上配合斜面,且该滑块导向销滑动式嵌于抵推滑块之下抵推斜面的导向槽内。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其有益效果在于:
一、本实用新型通过于动模内设置气缸式预脱模机构,将动模的密闭增压室连通于气缸,以于密闭增压室的高压气体推动动模合模时,同步推动气缸内的活塞驱动前述抵推滑块、上滑块及下滑块,使得完成合模的同时也实现了模具型腔内形成用于成型出把手扣位的凹位;并于动模排气时,该气缸与前述动模的密闭增压室同步排气,以于第一复位弹簧及第二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实现脱模;如此,一方面,不需另外设置驱动能源,有效节约了能源,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另一方面,相比普通吹瓶技术而言,不需增加工艺步骤,且各部件的高度同步性确保了瓶子的最短生产时间,不会延长瓶子的生产时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达意隆包装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达意隆包装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4467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手轮锁紧装置
- 下一篇:预制构件预埋钢筋止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