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传动副高速冲击破碎机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43708.1 | 申请日: | 2011-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853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1 |
发明(设计)人: | 梁嘉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梁嘉文 |
主分类号: | B02C13/14 | 分类号: | B02C13/14;B02C13/30 |
代理公司: | 广西南宁明智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45106 | 代理人: | 黎明天 |
地址: | 530031 广西壮族自治***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传动 高速 冲击 破碎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物料破碎装置,尤其是一种无传动副高速冲击破碎机。
背景技术
冲击破碎机是利用叶轮高速旋转将物料从叶轮流道抛射出去并打在反击板上(或打在料垫层上)而被破碎,物料破碎冲量与抛射速度的平方成正比关系,但由于物料抛射瞬间产生巨大冲击力,该力也与速度平方成正比,叶轮连续多流道抛射过程中,该冲击力是造成设备剧烈振动的主要振源;另叶轮制造误差和不均衡磨损都使叶轮整体动平衡指标变坏,提高转速时也会加大离心力,引起剧烈振动,所以抛射速度和设备振动之间的矛盾是提高现役冲击式破碎机性能的主要矛盾。
在目前装备技术条件下,国家行业标准JB/T7353工业抛射速度为60~70米/秒左右,少数特殊场合超过国家行业标准参数达到80米/秒,再提高速度设备的振动指标进入非线性区域,所以80米/秒抛射速度是目前常规冲击式破碎机的工业极限速度。而在试验室条件下,抛射速度可达到100米/秒以上,说明目前工业使用中的冲击式破碎机还有提高性能的巨大空间。
制约冲击式破碎机抛射速度的主要因素:
提高抛射速度会加剧机器振动,振源主要来自三个方面:
a、物料抛射产生的巨大振动。当物料质量为m,叶轮半径r,抛头速度为v时,物料抛射瞬间离心力F=mv2/r,物料动量增值为Δmv=∫dFt,说明物料单体质量越大,抛射速度越快,物料的离心力和动量增量越大,反作用于叶轮的冲击力也越大。由于叶轮是多流道随机高速抛射,所以叶轮受到的冲击力也是随机高频振动力,是设备振动的主要振源。
b、叶轮体(含叶轮流道内料垫层)的动平衡差值产生的振动。叶轮的制造误差和运行过程中的各部位不均匀磨损及流道内衬料层的变化都导致动平衡参数变坏,当叶轮抛头处动平衡当量差值为m,抛头半径r,抛射速度V时,叶轮自身产生的离心力F=mv2/r,叶轮动平衡差是设备振动的另一主要振源。
c、带传动机构的附加振源,现役冲击式破碎机都是采用电机驱动带传动机构,带轮加工同心度误差、槽形加工误差,三角带制造误差、三角带、带轮工作磨损等各种误差积累和带传动必须张紧,张紧力和误差积累共存的传动系统运行时产生一个很大的附加力和附加振动源,其振动值随着积累误差和张紧力的变化而变化,生产实践中不易定量测量,只有与无带传动的电枢直接拖动叶轮系统进行性能指标对比才能定论其巨大的负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冲击式破碎机的抛射速度,提高设备性能。提供一种无传动副高速冲击破碎机。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无传动副高速冲击破碎机,主要由给料斗1,叶轮2,涡动破碎腔6,出料斗10,专用电动机,主机座12,减振圈14组成,其特征是:冲击破碎机甩料叶轮2直接装在专用电动机主轴9端头,叶轮接力盘4上端伸入甩料腔3内,下端面直接压在上轴承8的内圈上。
解决振动的技术措施为:
物料抛射产生的巨大振动,其振源只能通过控制入料粒度来减少振动。
叶轮体的动平衡差值产生的振动,其振源已成功采取以下技术措施:
①优化叶轮结构,将叶轮抛料平面极限靠近主轴承,实现优化受力系统,减少振动的目的。
②在抛射流道上采用新型陶瓷耐磨衬板,减少因磨损造成动平衡差值。
带传动机构的附加振源,其振源已成功采用创新设计制造的电枢直接拖动叶轮系统,消除了带传动的所有弊端。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多项创新技术的组合,有效地提升了立轴冲击式破碎机的综合性能,其积极效果为:
(1)电枢直接拖动叶轮系统的功能覆盖了原冲击破碎机的主轴总成,双电机调整定位机架;带传动系统等三大部件集合功能,整套新设备紧凑简捷,制造成本降低20%以上。
(2)取消带传动环节后,消除了传动能耗,节约能源3%以上。
(3)可提升叶轮抛射物料速度30%以上,工业抛射速度由国家行业标准的70米/秒提高到90米/秒,破碎力提高1.7倍以上,设备的破碎性能大幅提升。
(4)该设备用于河卵石制砂工业中试数据证明,其细碎功能特点突出,制细砂的-50目细粒含量比PL制砂机高一倍以上,这对以细碎代替粗磨的微粉加工领域、选矿领域、硬质、超硬质物料细碎领域等提供了更有效的细碎手段,其潜在社会效益是巨大的。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PL850冲击制砂机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梁嘉文,未经梁嘉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4370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