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核废液净化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242289.X | 申请日: | 2011-07-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965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8 | 
| 发明(设计)人: | 曾美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曾美霞 | 
| 主分类号: | G21F9/04 | 分类号: | G21F9/04;G21F9/06;G21F9/10;G21F9/1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5131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废液 净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染物处理装置,尤其是一种核废液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自日本发生福岛核电危机以来,再度引起世界对于核污染的广泛关注。而对于核电的使用与管理,其核废液中的污染是难以回避的,这里所说的核废液是指,核电产生的放射性废液、工作人员的服装洗涤废液等。核废液中含有大量的放射性物质、洗涤剂和有机废物,其COD、浮游物浓度都极高。
因此,在核废液排放之前必须将这些有机废物、放射性物质予以消减、清除,以避免污染环境。现在对于核废液的处理方法主要有过滤法、反渗透膜法、蒸发浓缩法、活性炭吸附法等等。然而上述方法都存在着严重的不足:过滤法中,由于核废液中的污染物粘度高、过滤性差,因此过滤困难,特别是对反冲洗造成很大问题;反渗透膜法同样存在膜易被污染物堵塞的问题;蒸发浓缩法为了抑制核废液中洗涤剂导致的发泡问题,需要额外添加发泡抑制剂等,并且其还要消费很多热能;活性炭吸附法则要消耗很多活性炭,并且使用后的活性炭又成为二次废物而产生新的问题。
可见,为解决上述问题,开发一种处理效果优异、运行成本低廉、同时二次废物产生数量少的核废液净化装置,具有广泛的工业应用前景。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处理效果优异、运行成本低廉、同时二次废物产生数量少的核废液净化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核废液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电解槽,所述电解槽内设置多对由阴极和阳极所组成的电极对,并且所述阴极和阳极的材质为铝或者铝合金;所述阴极、阳极都与一直流电源接通;所述电解槽下游侧串接一个中和槽;所述中和槽的下游侧串接一个过滤器,所述过滤器中设置孔径小于0.4μm的陶瓷过滤网;在所述电解槽中核废液的液面附近设有刮扫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首先,电解槽中阴极产生的铝离子加速了被电解处理废液中悬浊成分的凝集,从而提高了废物的去除能力;第二,凝集的废物能够附着在阴极产生的气泡上而浮上液面便于清除,从而进入过滤器中的残留废物大为减少;第三,上述装置由电解凝集、中和、过滤多种处理手段综合作用,既解决了过滤困难、过滤器反冲洗困难的问题,又无需额外的能源消耗、活性炭消耗,同时二次废物仅为电解产生的铝离子,容易被中和等处理手段清除;第四,核废液的液面附近设有刮扫装置,能及时将随气泡浮上液面的污渣清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核废液净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核废液净化装置,其包括一个电解槽1,所述电解槽1内设置多对由阴极2和阳极3所组成的电极对,并且所述阴极2和阳极3的材质为铝或者铝合金;所述阴极2、阳极3都与一直流电源4接通;所述电解槽1下游侧串接一个中和槽5;所述中和槽5的下游侧串接一个过滤器6,所述过滤器6中设置孔径小于0.4μm的陶瓷过滤网;在所述电解槽1中核废液7的液面附近设有刮扫装置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曾美霞,未经曾美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4228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改进的衣服
- 下一篇:一种带有风能发电装置的全天候监控机器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