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虹吸式屋面排水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39350.5 | 申请日: | 2011-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706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1 |
发明(设计)人: | 宿明彬;岳国玺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泰格钢结构网架厂 |
主分类号: | E04D13/04 | 分类号: | E04D13/04;E04D13/08;E04D13/06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2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虹吸 屋面 排水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屋面排水系统,具体为一种具有虹吸特点的屋面排水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屋面排水系统主要存在以下四个问题:
1、完全依靠水的重力作用来解决建筑物的雨水排放,排水效率低;
2、金属材料(如铸铁)的排水系统虽然抗老化能力强,但存在自重大、安装成本高的不足;
3、PVC(聚氯乙烯)材料的排水系统虽然自重轻,应用广泛,但其抗老化能力和耐久性较弱,同时,PVC存在有毒添加剂和增塑剂,在使用时可能渗出或汽化,焚化PVC以处理PVC垃圾更会产生致癌的二恶英污染大气;
4、落水管本身外观的不美,与工业及民用建筑配套使用不能为建筑增加美观度。
所以,研发一种排水效率高、自重轻、使用寿命长且美观的屋面排水系统具有重要的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排水效率高的虹吸式屋面排水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虹吸式屋面排水系统,它包括天沟组件、落水管组件和屋面连接件,所述天沟组件包括天沟,所述落水管组件包括落水斗、弯头、落水管和落水管固定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落水斗大口端与所述天沟铆接或焊接,并设置有与空气相通的排气口;所述落水管为波纹矩形管道。
当然,上述天沟与上述落水斗连接部分设置有进水口,使水能从天沟流到落水管中;本实用新型虹吸式屋面排水系统,天沟组件收集屋面雨水,然后由落水管组件引导,经落水斗、弯头、落水管传递到室外排水系统;当雨水经天沟进入落水管时,落水管产生虹吸效应,水开始充满系统,达到气水分离,减小了进入落水管组件的掺气量,向下排水时没有向上顶升的空气流,从而使雨水快速地从落水管排出。
上述落水斗大口端横截面上设置有部分凸出的边缘用于与天沟侧边连接,大口端横截面上的其它边缘与天沟底部连接。
为了减轻上述虹吸式屋面排水系统的自重,增加其使用寿命,并且为了提高建筑物的美观度,上述天沟、落水斗和落水管均通过彩钢板压制成型。
上述屋面连接件通过铆钉或螺钉连接上述天沟和屋面板;为了提高上述虹吸式屋面排水系统的受力强度,使天沟与屋面板连接更加牢固,在所述天沟的两侧上端的C型钢之间还设置有横向支撑槽钢。
为了提高上述天沟的平直度和美观度,在上述天沟两侧上端的C型钢内还设置有纵向角钢。
出于使天沟的端部在受力上加强及与山墙檐口收边相衔接和美观的考虑,在上述天沟端部或转角处还设置有端部组合部件。
上述落水管与建筑物的墙面板通过上述落水管固定件固定。
上述虹吸式屋面排水系统的构件均采用标准件。
本实用新型虹吸式屋面排水系统,利用了虹吸原理,提高了排水效率,同时大流量的雨水通过落水管组件,对落水管组件内的污渍进行冲洗,使落水管组件在工作状态具有自洁的作用;所述系统与建筑物和谐统一、大气美观,轻质高强、受力安全,绿色环保,能抵抗多种恶劣气候,使用寿命长,且安装简便、工期短,适用于工业厂房及民用建筑的有组织排水,其排水效率明显高于普通的屋面排水系统,是现有屋面排水系统的很好替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虹吸式屋面排水系统的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虹吸式屋面排水系统的装配图;
图3为天沟与落水斗的装配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虹吸式屋面排水系统的剖面图;
图5为天沟与横向支撑槽钢、纵向角钢和端部组合部件的装配示意图;
图6为落水管与墙面板的装配关系剖面图;
图7为图6中A部位的放大图。
件1为天沟,件101为排水口,件2为为落水斗,件201为凸出的边缘,件202为排气口,件3为弯头,件4为落水管,件5为横向支撑槽钢,件6为纵向角钢,件7为屋面连接件,件8为端部组合部件,件9为落水管固定件,件10为墙面板,件11为屋面板,A部位为落水管的收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下述实施方式,任何在本实施例原理上所做的改变或替代方案,均落入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之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泰格钢结构网架厂,未经成都泰格钢结构网架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3935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