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交流滤波器场的高压配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37801.1 | 申请日: | 2011-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677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14 |
发明(设计)人: | 季方;周志超;钱锋;丁健;郑健;徐峰;张农;杨卫星;陈晴;朱凯进;陈建华;刘盛;沈扬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电力设计院 |
主分类号: | H02B1/20 | 分类号: | H02B1/20;H02B1/04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翁霁明 |
地址: | 310012***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交流 滤波器 高压 配电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压配电装置,尤其涉及换流站交流滤波器场的高压配电装置,属于电气配电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交流滤波器是换流站特有的设备,由于无功补偿容量很大,交流滤波器及并联电容器组数甚多,所占地一般为全站围墙内占地30%左右。±500kV换流站一般配置3大组9小组,±800kV换流站一般配置4~5大组,14~20小组。交流滤波场约占整个特高压换流站场地的30%,交流滤波场的布置优化,直接影响换流站总平面的布置,对交流滤波器场进行优化,对于减少整个换流站的总占地和总投资有着重大的意义。
各大组内小组交流滤波器分别接至一段独立的滤波器单母线,构成一个交流滤波器大组,每个大组再作为1个电气元件接入交流3/2断路器接线串中。
交流滤波场的平面布置由交流滤波器小组围栏内区域和围栏外区域组成。围栏内占地主要由交流滤波器小组的容量及滤波器特征参数决定,可调整的裕度已不大;围栏外尺寸主要指交流滤波器小组围栏与隔离开关之间的区域,按现有的布置型式,围栏外区域占到交流滤波场总占地的2/3左右,是控制交流滤波场占地面积的决定性因素。所以合理优化交流滤波场布置,首要是优化交流滤波场围栏外区域布置。
目前,换流站交流滤波器场的高压配电装置主要包括以下两种,其布置形式和特点:
第一种是“一”字形,参阅附图1,其特点是,滤波器大组内各并列滤波器小组布置在大组汇流母线的同一侧。每个滤波器大组需要通过GIL管道母线10引接至大组汇流母线1下方,每个滤波器小组均需要一段汇流母线1接入滤波器大组;汇流母线下仅布置单柱垂直隔离开关(交叉布置)6,大组母线避雷器7和大组母线独立接地器8布置在汇流母线构架正下方;各小组围栏前均有环形道路。
第二种是“田”字形,参阅图2,其特点是,交流滤波器大组中的4个交流滤波器小组两两面对面布置于大组汇流母线1两侧。每个大组滤波器需要通过GIL管道母线引接至大组汇流母线下方,每两个滤波器小组共用一跨汇流母线,接入滤波器大组,相比“一”字形布置,节省了一半大组汇流母线的占地;由于两侧的滤波器小组都要从汇流母线1引接,故汇流母线1下方仅布置支柱绝缘子和大组电压互感器,小组隔离开关只能选用双柱水平隔离开关5,一定程度上又增加了占地。另外,“田”字形布置方式,有一半的大组GIL管道母线10需要伸入滤波场中心位置,GIL管道母线的投资需要增加。各小组围栏前均有环形道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可进一步减少占地面积、减少投资的交流滤波器场的高压配电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它主要包括有:交流滤波器小组、由低层跨线和高层跨线组成的汇流母线、大组母线避雷器、大组母线独立接地器、大组母线电压互感器、GIL管道母线以及构架、检修道路等辅助设施,所述的交流滤波器小组通过两组平行低层跨线和一组高层跨线组成的汇流母线构成交流滤波器大组,连接到GIS串内。
所述交流滤波器小组的隔离开关采用单柱垂直开启式,也即一字型布置。
所述的汇流母线布置于围栏内设备的上方。
所述的检修道路采用了局部相间道路构成。
本实用新型是将交流滤波器小组通过两组平行低层跨线和一组高层跨线组成的汇流母线构成交流滤波器大组,连接到GIS串内,其核心思路是将汇流母线布置于围栏内设备上方,大幅减少了交流滤波场占地。它具有可进一步减少占地面积、减少投资等特点。
附图说明
附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交流滤波场“一”字形布置的平面布置图。
附图2是现有技术中的交流滤波场“田”字形布置的平面布置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交流滤波场配电装置平面布置图。
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交流滤波场配电装置断面图。
图中所示的标号为:汇流母线1 ,低层跨线2,高层跨线3 ,单柱垂直隔离开关4(一字型布置),双柱水平隔离开关5,单柱垂直隔离开关6(交叉布置),大组母线避雷器7 ,大组母线独立接地器8,相间道路9, GIL管道母线10,围栏11,围栏内设备12,断路器13。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电力设计院,未经浙江省电力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3780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