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整体卧式新风除湿机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36809.6 | 申请日: | 2011-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495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22 |
发明(设计)人: | 曾庆新;夏飞;周江峰;谢艳群;黄章义;王严杰;于宗伟;徐美俊;尹永存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3/14 | 分类号: | F24F3/14;F24F13/3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吴贵明 |
地址: | 51907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整体 卧式 新风 除湿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整体卧式新风除湿机。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商用空调的安装方式主要有两种:座地安装和吊装。其中,座地安装的方式需要专用的设备房,因而,会占据用户宝贵的建筑面积,且具有一次性投资成本较大的缺点。目前,现有技术中的新风除湿机组通常采用整体立式结构,即将用于处理新风的第一模块和用于机组冷却的第二模块以上下叠置的方式设置,使得新风除湿机组的高度很大,在一些对安装高度有限制的情况下,无法满足无专用设备房而只能吊装的建筑场合的要求。
此外,现有技术中的整体立式结构中由于其第一模块叠置于第二模块之上,因此其翅片式蒸发器的位置高于压缩机的人位置;因此,当新风除湿机组停机时,翅片式蒸发器中的制冷剂液体由于重力作用会流入位于其下方的压缩机中,从而在压缩机中聚集了大量液体,造成压缩机再次启动时,大量带液启动,从而极易导致压缩机烧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整体卧式新风除湿机,以解决现有技术的新风除湿机组的高度大、需要专用设备房、占用建筑面积大、成本高、停机时易于在压缩机中聚焦大量液体并导致压缩机烧毁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整体卧式新风除湿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模块和第二模块,第一模块与第二模块沿水平方向并排地布置,第一模块与第二模块通过可拆卸的连接方式连接;其中,第一模块包括依次连接的汽液分离器、压缩机和第一冷凝器;第二模块包括依次设置的蒸发器和第二冷凝器,蒸发器与第二冷凝器连通;汽液分离器的入口与蒸发器的出口连通,第二冷凝器的入口与第一冷凝器的出口连通。
进一步地,可拆卸的连接方式是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螺纹连接是螺栓连接。
进一步地,第二模块还包括表冷器和风机;第二模块的表冷器、蒸发器、第二冷凝器和风机依次设置;表冷器设置在第二模块的新风进风口的一侧,风机设置在第二模块的新风送风口的一侧。
进一步地,第二模块还包括框架,表冷器、蒸发器、第二冷凝器和风机均安装在框架的承重梁上。
进一步地,第一模块还包括电控柜和框架;压缩机、第一冷凝器、电控柜和汽液分离器均安装在第一模块的框架的承重梁上。
进一步地,第一模块的框架是钣金框架。
进一步地,第一冷凝器是水冷冷凝器或风冷冷凝器。
进一步地,蒸发器通过阀门与第二冷凝器连通。
进一步地,阀门是热力膨胀阀。
进一步地,第一冷凝器的冷凝水管与新风进风口或新风送风口位于相同的一侧。
本实用新型中的整体卧式新风除湿机将第一模块和第二模块左右并排地设置,改变了现有技术中的上下叠加布置的方式,从而大大降低了新风除湿机组的高度尺寸,因而满足了对新风除湿机组的吊装安装要求,无需专用设备房,从而既节省了宝贵的建筑面积,又节省成本;同时,第一模块和第二模块之间采用可拆卸地方式连接,因此使得整个新风除湿机构便于运输和组装,极大地方便了安装和运输;最后,第一、第二模块均处于同一水平面,特别是蒸发器与压缩机处于同一高度,因此,当停机时,翅片式蒸发器中的制冷剂液体不会由于重力作用会流入压缩机中,从而解决了压缩机带液启动的问题。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意性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中的整体卧式新风除湿机的整体结构图;
图2示意性示出了图1中的第一模块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3示意性示出了图2中的第二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图1示意性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中的整体卧式新风除湿机的整体结构图;图2示出了第一模块A的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第二模块B的结构示意图,并且,在图2和图3中,箭头方向表示制冷剂流动方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3680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