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体式饮料杯拎带无效
申请号: | 201120234139.4 | 申请日: | 2011-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125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8 |
发明(设计)人: | 柏桂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海事大学 |
主分类号: | A45F5/00 | 分类号: | A45F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4 | 代理人: | 梁晓霏 |
地址: | 200135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体式 饮料 杯拎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袋领域,特别涉及到一体式饮料杯拎带。
背景技术
人们日常所喜爱的饮料例如豆浆、可乐、奶茶等在购买时通常都是通过塑料袋进行打包携带的,这种采用整个塑料袋的包装形式耗材多,成本高,不利于原料的节省以及环保,而且利用塑料袋包装饮料不能够很好的起到固定作用,在携带时饮料容易倾翻。
申请号为200620020809的申请文件公开了一种便携式拎袋。将单个零散物体或者多个可以罗列的物体捆绑成可以手提的物体的装置。本实用新型组成包括:便携式拎袋,包括捆扎带,所述的捆扎带包括横带1,与横带交叉排列的竖带2,所述的横带1和竖带2之间通过卡子连接,或系上。所述的横带1和竖带2上方通过可以控制四个绳索的锁扣8连接,所述的横带/竖带通过卡子4,卡子5,卡子6,卡子7与环形带3相连,环形带上带有环带锁扣9。但是这种拎袋的结构较为复杂,相对造价也高,不利于市场推广。
综上所述,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特别需要一种一体式饮料杯拎带,以解决以上提到的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体式饮料杯拎带,通过采用特殊的一体式结构设计,从而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体式饮料杯拎带,采用一体式的结构设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体式饮料杯拎带包括手拎部和固定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手拎部为一长条形塑料带,固定部为一环形箍带,所述环形箍带上环的直径大于下环的直径,手拎部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环形塑料箍带上环的两个对称点。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手拎部和固定部的连接部位为弧形,设置有加强材料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结构简单,设计巧妙,能用较少的原料和成本克服传统包装袋携带饮料杯容易倾倒的问题,适合大规模的市场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体式饮料杯拎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体式饮料杯拎带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体式饮料杯拎带的实施效果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体式饮料杯拎带的实施效果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体式饮料杯拎带,采用一体式的结构设计,主要由手拎部1和固定部2两部分组成;所述手拎部1为一长条形塑料带,固定部2为一环形塑料箍带,其上环的直径大于下环的直径,所述长条形塑料带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环形塑料箍带上环,连接处为弧形并设置有用于增强拎带承受力的加强材料层,这种结构设计大大加强了本实用新型的种类承受能力。
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只需要将饮料杯放入环形塑料箍带的内部,所述环形塑料箍带就会根据饮料杯的尺寸大小调整至合适的位置固定,十分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结构简单,设计巧妙,能用较少的原料和成本克服传统包装袋携带饮料杯容易倾倒的问题,适合大规模的市场推广。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海事大学,未经上海海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3413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