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钛带酸洗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30458.8 | 申请日: | 2011-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757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8 |
发明(设计)人: | 范勇斌;史亚鸣;曹占元;刘昆;毛绍云;高陆昆;韩东辰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钛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G3/02 | 分类号: | C23G3/02 |
代理公司: | 昆明大百科专利事务所 53106 | 代理人: | 何健 |
地址: | 651209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酸洗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连续式酸洗钛带(板)装置结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钢带的酸洗装置采用的工艺技术,主要是采用梯级逆流浅槽式酸洗槽 ,一般设置3~5个酸洗槽,槽间设置挤干辊,挤干辊的作用一是将带表面的酸液挤干同时将钢带从前一槽内拉出并送进下一槽酸洗槽内进行再酸洗。钢带顺序进入A~B~C...酸洗槽,每一槽的进酸口开在槽的后半段,每一槽内的进酸都是逆钢带前进方向从酸洗槽的后半段侧墙进入酸洗槽内,与槽内的酸液混合,并由于新进入的酸液的射流作用,使槽内的酸液形成一定的逆向(与带的前进方向相反)紊流,并从槽的前段挤干辊位置处溢流出,并通过管道进入酸液循环罐。钢带从挤干辊出来接着进入酸液内紧贴着槽的底部向酸洗槽的后段方向前进。这样形成带前进方向与酸流的方向相反,而酸洗槽设计较浅,所以称之为浅槽紊流酸洗。
这种酸洗装置在酸洗钢带上是适用的,但在酸洗钛带时则带来一些问题。主要是:
首先,现有的酸洗槽结构,钛板的酸洗是用氢氟酸+硝酸混酸液对钛板进行酸洗,目的是洗出板表面的氧化层,由于混酸与钛板表面的化合反应相当强烈,尤其是酸与纯金属钛的反应比与钛的氧化物反应剧烈得多,同时酸洗将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使从最后一段酸洗槽内出来的钛带的温度很高,钛带表面的残留酸液在短时间内蒸发从而会使酸洗后的钛带表面容易形成大量酸斑。而这种酸斑在后来的漂洗过程中是无法洗出的,而洗出来的钛板卷表面质量也难以控制。
其次,混酸液的使用效率低,酸浪费较大。钛板卷酸洗的目的是洗除其表面的氧化层而金属钛本体是不用再去除的,但用这种进排酸装置的管道结构恰好会形成新配好的酸液首先用于已洗除大部分氧化层的板面,使得金属钛本体和酸液发生剧烈地反应,一方面浪费了酸液中游离酸,同时又使酸洗的板面粗糙,影响板面质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酸洗槽进、排酸结构带来的酸浪费较大、酸洗的板面粗糙,影响板面质量的问题而提供一种能够提高酸洗液的使用效率,保证板面质量的钛带酸洗装置。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钛带酸洗装置,本实用新型设置有2~5个酸洗槽,在每两个酸洗槽之间设置有一对挤干辊,在每个酸洗槽下方设置有循环罐,在第一个酸洗罐上设置有新酸入口,在酸洗罐底部连接有进酸管,该进酸管另一端管口位于酸洗槽内,在进酸管上设置有酸循环泵;在每个酸洗罐顶部设置有出酸管,该出酸管另一端管口位于酸洗槽内;在每两个酸洗罐之间还在底部设置有连通管;在最后一个酸洗罐底部连接有废酸排酸管,并在废酸排酸管上设置有排酸泵。
本实用新型的效果是:这种装置结构顺钛带前进方向进排酸,即采用新配制的新酸液从A槽进入酸洗槽,而从C槽也就是最后一槽排酸。这样让新酸液先和原始的附有大量氧化层的钛板面接触,充分利用新酸液中游离酸液浓度高时首先进行原始板面氧化层的酸洗,提高酸洗液的使用效率,使用过的酸液顺向进入下槽,最后进入最后一槽,这样最后一槽内酸液中游离酸含量最低,其与金属钛本体面反应则不是很强烈,酸液温度也不是很高,钛板卷的温度也不是很高,这样洗出来的板面质量较好,同时酸液酸洗能力也不浪费,酸洗后的表面质量也好控制。由于进入漂洗段前的最后一段酸洗槽内的游离酸浓度已很低,酸洗反应不是很剧烈,酸液温度和钛板卷的温度都不会很高,从酸液中出来的板卷在进入到漂洗槽前残留在板面上的酸液不易蒸发干,从而也不会留下酸斑。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内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钛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云南钛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3045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吊取晶棒的装置
- 下一篇:环状非晶磁芯串存储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