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适应非接触式IC卡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28324.2 | 申请日: | 2011-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935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8 |
发明(设计)人: | 杨秉河;赖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辰星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19/07 | 分类号: | G06K19/0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36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适应 接触 ic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非接触式IC卡,特别是一种自适应非接触式IC卡。
背景技术
目前,IC卡是靠读写IC卡读卡器的电磁场来激活IC卡芯片进行识别,普通IC卡都只有一套射频收发单元,根据选型分为远距离卡和近距离卡,但都存在不同场所远近距离无线信号的相互干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IC卡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适应非接触式IC卡。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自适应非接触式IC卡,包括卡片基体,卡片基体内设有中央处理模块、近距离无线模块、近距离数据处理模块、远距离数据处理模块、远距离无线模块;近距离无线模块通过近距离数据处理模块连接至中央处理模块;远距离无线模块通过远距离数据处理模块连接至中央处理模块。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防碰撞算法,把时间分成多个离散时隙,只能在每个时隙的分界处才能发送数据。该随机算法的随机种子选用唯一的16位ID号做相关与或运算,并且与高性能计算机产生的伪随机数再进行相关逻辑运算,从而可靠防止卡片冲突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有源技术与无源技术结合,近距离读卡距离在10cm内,远距离读卡距离可以达到10-20m,具有极高的保密性和兼容性, 应用领域广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零部件及编号:
1-中央处理模块;2-近距离无线模块;3-近距离数据处理模块;4-远距离数据处理模块;5-远距离无线模块;6-卡片基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自适应非接触式IC卡,包括卡片基体6,卡片基体6内设有中央处理模块1、近距离无线模块2、近距离数据处理模块3、远距离数据处理模块4、远距离无线模块5;近距离无线模块2通过近距离数据处理模块3连接至中央处理模块1;远距离无线模块5通过远距离数据处理模块4连接至中央处理模块1。
当自适应非接触式IC卡靠拢小于10cm近距离读卡器时,近距离无线模块2感应读卡器的无线信号,再送到近距离数据处理模块3,处理完的数据交中央处理模块1,如果识别是授权范围内的系统,中央处理模块1就将卡的ID号和其他应用信息发给近距离数据处理模块3,近距离数据处理模块3处理后送给近距离无线模块2,由其通过无线的方式发送给近距离读卡器,此时远距离无线模块5检测不到信号的。
当自适应非接触式IC卡在小于20m的远距离读卡器时,远距离无线模块5感应读卡器的无线信号,再送到远距离数据处理模块4,处理完的数据交中央处理单元1,如果识别是授权范围内的系统,中央处理模块1就将卡的ID号和其他应用信息发给远距离数据处理模块4,远距离数据处理模块4处理后送给远距离无线模块5,由其通过无线的方式发送给远距离读卡器,此时近距离无线模块2检测不到信号的。
当自适应非接触式IC卡同时靠拢近距离读卡器和远距离读卡器时,当自适应非接触式IC卡可以同时对远、近距离读卡器做出上面的响应;系统的数据在不同的模块之间传输都是通过内部通道来完成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辰星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四川辰星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2832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餐饮娱乐休闲数据处理交互装置和系统
- 下一篇:铁水罐罐号自动识别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