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等温电加热热压板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27525.0 | 申请日: | 2011-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630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14 |
发明(设计)人: | 韩秀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韩秀峰 |
主分类号: | B30B15/06 | 分类号: | B30B1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合德专利事务所 11244 | 代理人: | 李本源 |
地址: | 030600 山西***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等温 加热 压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压板,特别是涉及一种等温电加热热压板。
背景技术
目前,有很多同时给工件既加热又加压的压力机,它配用的热压板的表面等温性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指标。例如:太阳能组件层压机、电子封装机、橡胶硫化机、电路板层压机、木工热压机等,它们所配用的热压板都有较高的等温要求,以保证制品质量;由于原始的电加热热压板等温性太差,人们开发出用电加热导热油,再用导热油加热热压板的方法,使热压板的等温性获得一定改善;但是,这种方法也带来下列弊病:(1)热效率降低:(2)增加了一套相当复杂的加热与泵送及测控装置;(3)增加了不安全隐患,经常有爆燃事故发生;(4)生产现场中,油及油蒸气会污染环境;(5)热压板结构复杂,制作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等温电加热热压板,其板面温度均匀,结构简单,解决了原始电热压板因单边受热产生变形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等温电加热热压板,包括面板、导热板、均热板、保温板、底板和电加热装置,所述面板、所述导热板、所述均热板、所述保温板和所述底板依次固装成一体,所述电加热装置设置在均热板与保温板之间,或设置在导热板与均热板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面板底部设有凹槽。
进一步的,所述导热板为石墨材质。
进一步的,所述电加热装置为管状电热元件。
进一步的,所述电加热装置为片状电热元件。
进一步的,所述电加热装置为不少于1根。
进一步的,所述电加热装置设置在均热板与保温板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电加热装置设置在导热板与均热板之间。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有:
1、将传统的热压板由油加热改成电加热,使操作更加的安全;
2、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
3、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具有各向异性传热性能的石墨导热板,使其工作表面温度实现高度均匀。
4、本实用新型面板底部设有凹槽,使热压板不会因单边受热产生热变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加热装置为管状电热元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面板,11凹槽,2导热板,3保温板,4电加热装置,5均热板
6底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一种等温电加热热压板,包括面板1、导热板2、均热板5、保温板3、底板6和电加热装置4,面板1、导热板2、均热板5、保温板3和底板6依次固装成一体,电加热装置4设置在均热板5与保温板3之间,或设置在导热板2与均热板5之间,底板6将保温板3、均热板5、导热板2、面板1固定成一体,使其内部免受外力的损坏,面板1底部设有凹槽11,防止了面板1在迅速加热时,由于单边受热导致面板1变形;导热板2是石墨材质,因为石墨板具有平面方向导热能力远大于垂直方向导热能力的特性,使本实用新型在加热时,石墨板可以均匀地将热量传递到面板1;均热板5为纯铝材质,其作用为固定石墨导热板2和固定电加热装置4,并能迅速将高温传递到导热板2中;电加热装置4为片状电热元件的本实用新型,面板1可升温至60℃-200℃,片状电热元件设置在导热板2与均热板5之间,其一端设有耐高温导线,耐高温导线可将电流传送到整个片状电热元件,使之产生热量,片状电热元件将热量均匀、迅速的传递到导热板2。
实施例二:
如图2所示,如实施例一所述的等温电加热热压板,其电加热装置4还可为管状电热元件;电加热装置4为管状电热元件的本实用新型,管状电热元件设置在均热板5与保温板3之间,多根管状电热元件均匀的排列在均热板5的底部,可使面板1产生60℃-420℃的高温。
本实用新型可用作太阳能电池板层压机的热压板、人造板压机的热压板、覆铜箔层压板压机的热压板、热固性树脂装饰层压板压机的热压板、真空覆膜压机的热压板、正负压膜压机的热压板、平板硫化机的热压板、热压印刷设备上的热压板以及其它热压机的热压板。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韩秀峰,未经韩秀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2752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絮聚无底垂直上浆装置
- 下一篇:无线数据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