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回火割炬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27356.0 | 申请日: | 2011-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771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8 |
发明(设计)人: | 朱成伟;罗光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成伟 |
主分类号: | F23D14/42 | 分类号: | F23D14/42;F23D14/82 |
代理公司: | 杭州丰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4 | 代理人: | 王晓峰 |
地址: | 315036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回火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割炬,尤其涉及一种防回火割炬。
背景技术
割炬的作用是使氧与乙炔按比例进行混合,形成预热火焰,并将高压纯氧喷射到被切割的工件上,使被切割金属在氧射流中燃烧,氧射流并把燃烧生成的熔渣(氧化物)吹走而形成割缝。割炬是气割工件的主要工具。
现有的割炬在使用中存在如下问题:1)操作者在切割过程中,因切割材料的不同,溅起的熔渣高度不同,割炬的割嘴孔很容易造成堵塞,另外还因为操作者在使用过程中割嘴口的距离与被切割材料之间的距离调整不当,也容易造成材料熔渣堵塞割嘴孔,如出现这种情况很容易引发回火危险,造成人员、财产损失。
2)割炬中乙炔的流动主要依靠射吸作用,即氧气从喷嘴口快速射出,将聚集在喷嘴周围的乙炔吸出,并在混合气管按一定比例混合后从割嘴喷出。如因氧、乙炔气源压力调整不当或割炬制造过程中存在内漏,很容易造成氧或乙炔气源倒灌,形成气源不纯造成爆炸危险。
现有的割炬因其在使用中存在的特点或操作方法等原因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必须配套防回火装置和单向阀来确保使用安全。因此,现有技术中割炬与气罐之间设置均防回火装置和单向阀,但是经常有操作人员疏忽或者因为嫌麻烦而没有安装防回火装置和单向阀,因此带来了很大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防回火割炬,该割炬内置有防回火装置,使用时,无需额外安装防回火装置,避免了因操作人员疏忽未安装防回火装置带来的安全隐患。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一种防回火割炬,包括手柄、阀座、氧气进气管、可燃气体进气管,所述氧气进气管和可燃气体进气管上分别连接有氧气出气管和混合气出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燃气体进气管和混合气出气管之间设置有防回火装置。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防回火装置为滤芯。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氧气进气管的端部设置有第一单向阀。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可燃气体进气管的端部设置有第二单向阀。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滤芯设置在手柄内并靠近阀座。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该内置有防回火装置,使用时,无需额外安装防回火装置,避免了因操作人员疏忽未安装防回火装置带来的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见图1,一种防回火割炬,包括手柄3,所述手柄3上设置有阀座1,所述手柄3内还穿设有氧气进气管5、可燃气体进气管7,所述氧气进气管5和可燃气体进气管7上分别连接有氧气出气管11和混合气出气管13。使用时,所述氧气进气管5通入氧气,可燃气体进气管7通入乙炔。当然,根据实际需要还可以通入其它可燃的气体。
所述可燃气体进气管7和混合气出气管13之间设置有防回火装置,优选的,所述防回火装置为滤芯9。所述滤芯9由细粉末压制而成。所述滤芯9设置在手柄3内并靠近阀座1,这样就可以使回火被阻挡在远离罐体处。
所述氧气进气管5上设置有第一单向阀15。所述可燃气体进气管7上设置有第二单向阀17。设置有单向阀可有效避免气体回流。所述单向阀可以为市场购得的任一一种单向阀。
使用时,打开开关,使可燃气体进气管7内通入乙炔、氧气进气管5内通入氧气,由于罐体内出来的气体压力较大,从而乙炔可以通过滤芯9中细粉末之间的空隙,并进入混合气出气管13与氧气充分混合,并通过头部割嘴的流量控制,点火产生燃烧的火焰。
如果出现回火时,火焰到达回火装置中的滤芯9时,因火焰无法通过滤芯9内极微细的孔隙时而自动熄灭,达到消灭火焰的作用。如果回火时出现瞬时压力升高,引起切割氧出气管11和混合气出气管13内气体倒流时,因尾部的单向阀作用,逆向自动关闭,使气体无法继续向后运动,从而有效防止气体倒灌进减压器和罐体内,从而大大降低了安全隐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成伟,未经朱成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2735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换热式承压水箱
- 下一篇:一种LED灯的散热传导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