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城市无线接入平台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27026.1 | 申请日: | 2011-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432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8 |
发明(设计)人: | 庄珍花;冯喜才;范庆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中铁通信信号国际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84/04 | 分类号: | H04W84/04 |
代理公司: | 上海集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4 | 代理人: | 周成 |
地址: | 200436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城市 无线 接入 平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数字通信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城市数字无线接入平台。
背景技术
“无线城市”的概念指的是利用无线网络覆盖整个城市范围,使整个城市范围内的用户都可以通过无线终端实现网络互连的一种模式。无线城市的建设从2004年首先在美国的费城开始,随后逐渐蔓延至全球范围,形成一股建立“无线城市”的热潮。
无线城市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讲,无线城市是一种城市发展理念,通过无线技术手段对城市网络进行覆盖,并提供无线接入的服务,以此提升整个城市的信息化水平。广义上的无线城市包括了所有的无线技术,如2G、3G、Wi-Fi、WAPI和WiMAX等。狭义上的无线城市是指“无线宽带城市”,如利用无线宽带技术再加上Mesh组网技术建立城市无线网络。
尽管无线城市的建设热潮轰轰烈烈的席卷全球,但是目前的无线城市建设仍然处于探索阶段。无线城市以2004年7月费城提出的无线城市计划为标志,无线城市的探索期可以分为:概念技术探索期和实际应用探索期两个阶段。
概念技术探索期:在这一阶段主要是不断探索无线方面的技术,推动无线城市的发展,在这一阶段的主要问题是技术标准的建立。WLAN技术经过20多年的探索发展,在局域网应用方面已经很相当的成熟。WLAN无线局域网是固定局域网的一种延伸。无线局域网没有有线电缆的限制,但是对于用户来说则是完全透明的,与有线局域网一样。前几年的热点技术如多点分配业务系统(LMDS)和多点信道分配系统(MMDS)之所以在后来的实际应用中无法生存和发展就是因为这些技术没有统一的标准。到了21世纪初,Wi-Fi技术开始成熟,热点建设和公共接入服务被引入电信行业,电信运营商开始建设Wi-Fi热点。在这一阶段,Wi-Fi作为一种新新兴技术逐渐被用户熟悉和接受。运营商也开始为笔记本电脑和一些手持终端提供无线接入服务。这是一个潜在的巨大市场,无线的乐趣使得上班族和年轻人开始热衷于此,飞机场、咖啡厅、公司等热点地区开始形成。家庭宽带也开始逐步实现无线接入。2001年-2003年是市场对Wi-Fi预期的高峰。Wi-Fi技术被认为是3G业务的有益补充,全球各大电信运营商及无线互联网服务提供商纷纷大规模建设Wi-Fi热点,市场普及率迅速提高。整个市场对Wi-Fi宽带业务的预期空前高涨。到了2003年和2004年,Wi-Fi建设就进入了低谷阶段。原因就是电信运营商未能找到Wi-Fi业务的盈利模式,电信行业建设Wi-Fi热点的速度放慢,市场也就陷入低谷。
实践应用探索期:这一阶段的主要问题是解决无线城市的运营模式问题。在这一阶段,Wi-Fi、WiMAX技术一度成为IT领域的热点。目前,全球很多城市都制定可无线城市计划,有的开始部署,有的已经进入阶段性试运行阶段。然而发展较早的美国,很多城市的无线网络规划要么破产、要么停顿、要么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但是在亚洲,无线城市却出现一幅勃勃生机的态势。新加坡、韩国首尔、中国香港、中国台北等城市的无线城市建设如火如荼。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很多,从全球范围来看,主要是不同国家受其国电信市场环境、市场竞争状况等因素影响,发展差异很大。而且无线城市地域发展也不平衡,失败的如费城模式、也出现了新加坡模式等值得借鉴的成功模式。
从目前来看,无线城市仍然是未来城市信息化发展的必经之路。通过采用新技术,同时寻找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经营道路,无线城市的发展将呈增长趋势。当然,由于国家和地区建设环境差异的存在,任何一种成功模式都需要因地制宜的进行创新,而不能完全照搬。
目前的无线城市建设一般采用Wi-Fi加WiMAX技术来实现无线城市网的建设,这种模式存在的弊端就是项目风险太大,企业无法承担如此巨大的投资和风险担保。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具有更加好的可实现性的无线城市的建设方案。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城市无线接入平台,包括:
服务器集群,服务器集群具有接入接口;
一组主基站,主基站构成覆盖城市的室外区域和室内区域的主无线网络,主无线网络连接到服务器集群;
一组接入点,接入点构成辅助无线网络,辅助无线网络覆盖城市的室内区域并经由网络协议转换装置接入主无线网络;
终端设备,终端设备具有主接入模块和辅助接入装置,主接入模块接入主无线网络,辅助接入装置接入辅助无线网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中铁通信信号国际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中铁通信信号国际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2702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ZigBee路灯单灯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一键通语音导航通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