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萃取釜的雾化器喷头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26461.2 | 申请日: | 2011-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851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1 |
发明(设计)人: | 罗成伟;李国民;岑学斌;郜东旺 | 申请(专利权)人: | 鹤壁市恒瑞橡塑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11/04 | 分类号: | B01D11/04;C07D277/72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原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1109 | 代理人: | 张绍琳;孙诗雨 |
地址: | 45625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萃取 雾化器 喷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雾化设备,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萃取釜的雾化器喷头。
背景技术
橡胶硫化促进剂2-巯基苯骈噻唑(MBT),是橡胶工业中广泛使用的一种通用型促进剂,是目前国内外橡胶硫化促进剂产销量最大的产品,同时也是生产其他促进剂的主要原料。高含量MBT还是生产头孢类抗生素药物的主要原料。但是,高压合成出来的MBT纯度低,含有多种杂质(统称为树脂),不能直接使用。因此,MBT的精制提纯工序成为其生产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目前国内橡胶硫化促进剂MBT的生产方法有两种:一是酸碱水洗法;二是溶剂萃取法。酸碱水洗法是目前国内最常用的精制提纯方法,占主流地位。该方法要消耗大量强酸、强碱和水,生产每吨产品会产生45吨以上的高浓度含盐有机碱性废水,后处理困难。溶剂萃取法是目前较新型的精制提纯方法。随着环保力度的加大,溶剂萃取法精制提纯技术和无水工艺,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现有的溶剂法使用的溶剂主要以甲苯为主。但是该工艺为敞口式人工操作,萃取溶剂挥发至空气中,存在操作环境恶劣,劳动强度大等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用于橡胶硫化促进剂2-巯基苯骈噻唑全封闭式生产系统的萃取釜的雾化器喷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萃取釜的雾化器喷头,包括喷头本体,在喷头本体上部设有第一进液管,第一进液管与第一液体成膜腔连通;在喷头本体的侧壁上设有第二进液管,第二进液管与第二液体成膜腔连通,第一液体成膜腔底部与第二液体成膜腔底部相连通,喷头本体底部设有混合液出口。
所述的第一液体成膜腔呈圆筒状。
所述的第二液体成膜腔呈圆筒状。
所述的第一液体成膜腔底部与第二液体成膜腔底部相连通处为锥形筒。
在喷头本体外设有卡盘,用于喷头的固定。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萃取剂通过第一进液管进入,经第一液体成膜腔形成圆环形膜,待萃取物质通过第二进液管进入,通过第二液体成膜腔形成环形膜,两环形膜在液体成膜腔连通处交汇,接触面积大,两种液体混合均匀,混合液体在雾化器内充分雾化后进入萃取釜进行萃取,萃取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萃取釜的雾化器喷头如图1所示,包括喷头本体2,在喷头本体2上部设有第一进液管3,第一进液管3与第一液体成膜腔5连通;所述的第一液体成膜腔5呈圆筒状。在喷头本体2的侧壁上设有第二进液管1,第二进液管1与第二液体成膜腔4连通,所述的第二液体成膜腔4呈圆筒状。第一液体成膜腔5底部与第二液体成膜腔4底部相连通,所述的第一液体成膜腔5底部与第二液体成膜腔4底部相连通处为锥形筒。喷头本体2底部设有混合液出口7。在喷头本体2外设有卡盘6。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将本实用新型的喷头通过设置喷头本体外部的卡盘将喷头固定在萃取釜的顶部,萃取剂通过第一进液管进入,经第一液体成膜腔形成圆环形膜,待萃取物质通过第二进液管进入,通过第二液体成膜腔形成环形膜,两环形膜在液体成膜腔连通处交汇,混合液体在雾化器内充分雾化后进入萃取釜进行萃取。
本实用新型中,亦可以采用萃取剂通过第二进液管进入,待萃取物质通过第一进液管进入的进料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鹤壁市恒瑞橡塑材料有限公司,未经鹤壁市恒瑞橡塑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2646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白细胞介素3衍生片段的融合蛋白及其用途
- 下一篇:存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