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架空线故障指示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22322.2 | 申请日: | 2011-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198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8 |
发明(设计)人: | 姚建华;郭建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州电力局 |
主分类号: | G01R31/08 | 分类号: | G01R31/08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7 | 代理人: | 魏亮 |
地址: | 313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架空 故障 指示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架空线故障指示器。
背景技术
故障指示器是用于中压配网线路上检测线路故障,并将故障显示给线路巡线人员的一种监测设备。
目前现有的架空线路上的故障指示器,在安装、更换、拆除时均需要在线路停电的情况下进行,由于故障指示器使用的是锂电池,要周期性进行更换电池,大大降低了线路的供电可靠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架空线故障指示器,能够有效解决目前故障指示器在安装、更换、拆除时都需要断电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架空线故障指示器,包括指示器本体、卡线装置,所述卡线装置包括设置在指示器本体左端的左静板、设置在指示器本体右端的右静板、导压板、动板,所述导压板的左端通过弹性转动装置设置在左静板的下部,所述动板的通过弹性转动装置设置在右静板上,所述左静板、动板、右静板、指示器本体的顶部组成一个封闭的环形,导压板和动板转动至接触时处于平衡状态。
优选的,所述导压板包括连接板、压紧板,所述连接板一端通过弹性转动装置设置在左静板的下部,所述连接板的另一端连有压紧板,所述压紧板与连接板之间的夹角为钝角;能较好的压住电线,同时在转动抬起后与动板接触获得较大的摩擦力。
优选的,所述动板包括左动竖板、右动竖板、中横板,所述右动竖板上端设置在中横板右端,所述左动竖板上端设置在中横板左端,所述左动竖板下端与左静板接触;既能与其他部件配合形成一个封闭的环形,又能在转动后与导压板形成平衡的简单结构。
优选的,所述右动竖板的上部通过弹性转动装置设置在右静板的顶端;方便调整动板转动。
优选的,所述故障指示器底部设有拉环;方便与绝缘杆配合使用。
优选的,所述弹性转动装置为弹性铰链;结构简单,性能可靠。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装、更换、拆除故障指示器时不需要线路停电,提高了供电可靠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架空线路故障指示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导压板与动板接触处于平衡状态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为本实用新型架空线故障指示器的实施例,架空线故障指示器,包括指示器本体1、卡线装置,所述卡线装置包括设置在指示器本体1左端的左静板2、设置在指示器本体1右端的右静板3、导压板4、动板5,所述导压板4的左端通过弹性转动装置6设置在左静板2的下部,所述动板5的通过弹性转动装置6设置在右静板3上,所述左静板2、动板5、右静板3、指示器本体1的顶部组成一个封闭的环形,导压板4和动板5转动至接触时处于平衡状态,所述导压板4包括连接板41、压紧板42,所述连接板41一端通过弹性转动装置6设置在左静板2的下部,所述连接板41的另一端连有压紧板42,所述压紧板42与连接板41之间的夹角为钝角,所述动板5包括左动竖板51、右动竖板52、中横板53,所述右动竖板52上端设置在中横板53右端,所述左动竖板51上端设置在中横板53左端,所述左动竖板51下端与左静板2接触,所述右动竖板52的上部通过弹性转动装置6设置在右静板3的顶端,所述指示器本体1底部设有拉环7,所述弹性转动装置6为弹性铰链。
如图2所示,将导压板4逆时针转动,同时动板5顺时针转动,使动板5的右动竖板52前端与导压板4的压紧板42底部接触,依靠两者之间的摩擦力使两者达到平衡,动板5的左动竖板51与左静板2分离形成缺口,再用绝缘杆钩住拉环7将整个架空线故障指示器向上举起,使电线从缺口进入,继续向上抬举指示器,使电线碰到右动竖板52,破坏动板5与导压板4之间的平衡,在弹性铰链的作用下,导压板4将沿顺时针转动,压紧板42将电线压住,动板5逆时针转动,回到最初状态,使左静板2、动板5、右静板3、指示器本体1的顶部组成一个封闭的环形。要使电线脱离时,只要用绝缘杆钩住拉环7,向下用力,使电线先脱离导压板4,再脱离动板5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内,所作的变化或修饰皆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之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州电力局,未经湖州电力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2232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