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载液晶显示器大包围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21756.0 | 申请日: | 2011-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303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1 |
发明(设计)人: | 何木灵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杭正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1/02 | 分类号: | B60R11/02;G09F9/35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知专利事务所 33235 | 代理人: | 张德宝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载 液晶显示器 包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载液晶显示器配件,具体讲是一种车载液晶显示器大包围。
背景技术
目前,行业内习惯将车载液晶显示器大包围简称为大包围,该大包围一般通过注塑一体成型,注塑成型后的大包围的中间形成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底部还开有安装孔和通孔,其中凹槽的设置可使折叠后的液晶显示器收拢在该凹槽内,安装孔的设置可使车载液晶显示器大包围安装在汽车顶棚上,通孔的设置便于液晶显示器处于展开状态(此时液晶显示器大致处于竖直状态)下套入或退出该通孔以便大包围安装在汽车顶棚上或从汽车顶棚上卸下;该注塑成型后的大包围还形成有沿凹槽四周设置的拱形凸起,所述拱形凸起可对液晶显示器的安装部位起到遮挡作用。
采用以上结构的大包围在使用过程中,当液晶显示器完全折叠在凹槽内的瞬间,液晶显示器的显示面板很有可能会碰触到凹槽的底部,而整个车载液晶显示器大包围均由塑料注塑成型,硬度较大,当显示面板与硬度较大的凹槽底部相碰时,显示面板很有可能受到损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对车载液晶显示器的显示面板不会造成损伤的车载液晶显示器大包围。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载液晶显示器大包围,它包括大包围本体,所述大包围本体上设有用于容置液晶显示器的凹槽,所述凹槽底部的上端设有供液晶显示器套入或退出的通孔,所述凹槽底部的下端至少设有一块对液晶显示器的显示面板起缓冲作用的弹性垫。
所述弹性垫与凹槽底部的下端相粘接。
所述弹性垫为两块,分别位于凹槽底部的下端的两侧。
所述弹性垫为硅胶垫。
所述弹性垫为矩形硅胶垫。
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实用新型的车载液晶显示器大包围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由于凹槽底部的下端至少设有一块对液晶显示器的显示面板起缓冲作用的弹性垫,这样当液晶显示器完全折叠在凹槽内的瞬间,液晶显示器的显示面板有可能最先碰触到的部位便是增设在凹槽底部的弹性垫,而弹性垫不但具有弹性且比液晶显示器的显示面板的硬度低,故弹性垫对可能与之相碰的液晶显示器的显示面板能起到缓冲作用,有效避免了液晶显示器的显示面板受到损伤。
作为改进,所述弹性垫与凹槽底部的下端相粘接,粘接使弹性垫不易掉落,更加牢固。
作为优选,所述弹性垫为两块,分别位于凹槽底部的下端的两侧,这样对液晶显示器的显示面板的缓冲作用得到进一步加强。
作为优选,所述弹性垫为硅胶垫,硅胶垫弹性大,缓冲作用强。
作为优选,所述弹性垫为矩形硅胶垫,矩形硅胶垫与液晶显示器的显示面板的接触面积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车载液晶显示器大包围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车载液晶显示器大包围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1、大包围本体,1.1、凹槽,1.2、通孔,2、液晶显示器,3、弹性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车载液晶显示器大包围,它包括大包围本体1,所述大包围本体1由注塑一体成型。所述大包围本体1上设有用于容置液晶显示器2(此时液晶显示器2处于折叠状态,即大致水平状态)的凹槽1.1。所述凹槽1.1的底部的上端(参考图1所示的上下、左右方位)的设有供液晶显示器2套入或退出(此时液晶显示器2处于展开状态,即大致竖直状态)的通孔1.2。
本实用新型的车载液晶显示器大包围的发明点在于,所述凹槽1.1的底部的下端(参考图1所示的上下、左右方位)至少设有一块对液晶显示器2的显示面板起缓冲作用的弹性垫3。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凹槽1.1的底部设有安装槽(未显示),所述弹性垫3有一半体积容置在安装槽内,另一半体积裸露在外,且容置在安装槽内的部分粘接在安装槽内,从而实现弹性垫3采用粘接方式与凹槽1.1的底部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方案,所述弹性垫3为两块,分别位于凹槽1.1底部的下端的两侧;所述弹性垫3为硅胶垫,且采用横截面呈波浪型的方形硅胶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杭正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杭正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2175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