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轧辊倒角专用尺及配套使用的量角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20404.3 | 申请日: | 2011-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744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8 |
发明(设计)人: | 邓学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钢股份黄石涂镀板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5/37 | 分类号: | B24B5/37;B24B5/35 |
代理公司: | 黄石市三益专利商标事务所 42109 | 代理人: | 瞿晖 |
地址: | 435003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轧辊 倒角 专用 配套 使用 量角器 | ||
㈠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轧辊磨床使用的测量轧辊倒角位置和倒角大小的一种轧辊倒角专用尺及配套使用的量角器。
㈡现有技术:目前,六辊HC轧机板形控制形式是工作辊设置正负弯辊,中间辊设置正弯辊。工作辊辊面长度为1450mm,边端采用R50mm的圆弧倒角过渡,在使用过程中随着辊径的减小,辊面长度会越来越长,而且R50mm的圆弧倒角过渡部分会形成尖角,在轧制时工作辊正弯,端部尖角会压在中间辊辊面上,在中间辊辊面上产生有害压印,而且随着辊面长度的变化,工作辊配对时很难挑选出辊面一样长的,这样会给轧机操作人员控制板形带来很大麻烦,因此需要对工作辊的辊面端部进行倒角,将辊面长度始终控制在1450mm,且需设置1°的倒角;中间辊工作辊面与非工作辊面之间设计有1°×50mm的一过渡倒角,随着辊径的减小,过渡倒角需进行重新修磨;支承辊端面也设置了1.5°×75mm倒角,以避免支承辊端部压力集中而发生脱肩现象。然而,目前的数控轧辊磨床无法实现全自动倒角,完全靠磨床操作人员手动倒角。在确定倒角位置时,用一把尺靠在轧辊端面上,用另一把尺以第一把尺作为基准对倒角位置进行测量,这样测量的结果偏差很大(偏差在5mm左右),且浪费时间。在倒角时没有工具对角度进行测量,全凭操作人员主观控制,很难磨出辊形一致的轧辊。
㈢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磨工在对轧辊倒角时能方便、准确地找到轧辊的倒角位置,且能对倒角角度进行测量的轧辊倒角专用尺及配套使用的量角器。
本实用新型的轧辊倒角专用尺,包括竖向的基准尺及横向的测量尺,基准尺与测量尺呈直角连接,在测量尺尺身上分别刻有支承辊倒角位置刻度、工作辊倒角位置刻度及中间辊倒角位置刻度,刻度上方均标有刻度数字;在每个刻度处钻有固定量角器的固定螺孔,在离每个固定螺孔一定距离的尺身上钻有对应的调整螺孔。
所述的支承辊倒角位置刻度设在距离基准尺外缘75mm处;所述的工作辊倒角位置刻度设在距离基准尺外缘165mm处;所述的中间辊倒角位置刻度设在距离基准尺外缘533mm处。
所述固定螺孔及调整螺孔的直径均为8mm。
与上述轧辊倒角专用尺配套使用的量角器,是在量角器远角度刻度的一端开有圆孔,在近角度刻度的一端开有腰型孔,圆孔与腰型孔分别与配套使用的轧辊倒角专用尺上的固定螺孔和调整螺孔位置相对应,量角器与轧辊倒角专用尺之间以螺钉固定。
所述的圆孔直径为9mm,所述的腰型孔宽度为9mm,长度为15mm。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是:
1、测量倒角位置时,将量角器收起,基准尺靠在辊端基准面上,测量尺紧贴辊面母线上,测量尺所对应的刻度即为要倒角的位置。
2、测量倒角角度时,将量角器装在相应位置后,拧紧量角器一端的固定螺母,并通过腰型调整螺孔调整到需要倒的角度,然后按照第1步的方法靠在辊面上,检查量角器边沿与倒角部分的缝隙,如没有缝隙表明倒角符合要求。
本实用新型同时将基准尺和测量尺集中在一把尺上,使操作者能方便、准确地找到轧辊倒角的位置,在专用尺上配置专用量角器,能准确地测量轧辊倒角角度,且量角器做成活动式的,同一把量角器根据不同需要可放在测量尺上的不同位置使用。本实用新型经在轧辊磨床上试用, 轧辊倒角位置和倒角精度均能符合图纸要求,较好的解决倒角精度问题;磨床操作人员花费在倒角测量上的时间由原来的10分钟缩短至2分钟,大大提高了磨辊效率。
本实用新型除用于轧辊磨床对轧辊倒角以外,还可以用于磨床或车床对其它辊类进行倒角。
㈣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轧辊倒角专用尺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量角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量角器装于轧辊倒角专用尺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基准尺,2-测量尺,3-支承辊倒角位置刻度,4-工作辊倒角位置刻度,5-中间辊倒角位置刻度,6-刻度数字,7-固定螺孔,8-调整螺孔,9-量角器,10-圆孔,11-腰型孔,12-螺钉。
㈤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3,本实用新型的轧辊倒角专用尺,包括竖向的基准尺1及横向的测量尺2,基准尺与测量尺呈直角连接,在测量尺尺身上分别刻有支承辊倒角位置刻度3、工作辊倒角位置刻度4及中间辊倒角位置刻度5,刻度旁均标有刻度数字6;所述的支承辊倒角位置刻度3设在距离基准尺1的外缘75mm处;所述的工作辊倒角位置刻度4设在距离基准尺1的外缘165mm处;所述的中间辊倒角位置刻度5设在距离基准尺1的外缘533mm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钢股份黄石涂镀板有限公司,未经宝钢股份黄石涂镀板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2040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玻璃磨圆边机的磨头机构
- 下一篇:折弯机的平衡调节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