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快速检测杀虫剂对烟粉虱毒力的试剂盒及药膜玻璃管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220222.6 | 申请日: | 2011-06-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666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14 |
| 发明(设计)人: | 王少丽;张友军;铁敏媛;胡小超;徐宝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G01N33/5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张涛 |
| 地址: | 10008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快速 检测 杀虫剂 烟粉虱 毒力 试剂盒 玻璃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杀虫剂毒力检测技术,特别是一种用于快速检测杀虫剂对烟粉虱毒力的试剂盒及药膜玻璃管。
背景技术
烟粉虱Bemisia tabaci属于半翅目、粉虱科,小粉虱属。1889年发现于的希腊烟草上,命名为烟粉虱Aleyrodes tabaci(Gennadius)(Gennadius,1889)。1894年,又发现于美国佛罗里达州的甘薯上,鉴定为甘薯粉虱(Bemisia inconspicua)。目前,烟粉虱已经广泛分布于除南极洲以外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包括热带,亚热带及相邻温带地区。在中国,目前调查发现分布于如广东、广西、海南、福建、云南、上海、浙江、江西、湖北、四川、陕西、北京、台湾、新疆、河北、山东等20多个省份和地区。
烟粉虱是一种在农业、园艺及观赏作物上造成严重危害的世界性经济害虫(陈文雄和张焕英,1997;罗志义等,1989;Castle et al.,2002;Bacci et al.,2007Ahmad,2007;Dinsdale et al.,2010),蔬菜作物上主要为害黄瓜、番茄、茄子、豇豆、菜用大豆、芥蓝和花椰菜等。该虫具有寄主范围广、繁殖力强、世代重叠现象严重的特点,它以成虫和若虫在叶背刺吸为害寄主植物,可造成减产50%以上;烟粉虱产生的蜜露也是煤污病产生的重要原因;最重要的是,烟粉虱还是多种植物病毒病的的传毒媒介,目前已确认有100多种植物病毒由烟粉虱传播。尤其是近些年在中国由南至北在生产上凸显出来的、并在局部地区造成番茄棚绝收的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TYLCD)即由烟粉虱传播所致。
目前生产上防治烟粉虱主要依靠化学农药进行,然而烟粉虱成虫具有一定的飞翔能力,逃避药剂喷施的能力较强,属于生产上最难以防治的害虫之一。随着杀虫剂的使用,烟粉虱对越来越多的不同种类的杀虫剂逐渐产生了抗药性,甚至由于某种单一杀虫剂的选择压力,使得烟粉虱的生物型也在发生演替,局部地区已由B型转变为Q型,由于Q型烟粉虱对杀虫剂的耐药性更强、生物学特性更强等,因此生产上防治该虫的挑战性更大。
联苯菊酯是一种高效合成除虫菊酯类杀虫、杀螨剂,具有触杀、胃毒作用,无内吸、熏蒸作用,杀虫谱广,对螨也有较好防效,毒杀作用迅速。在土壤中不移动,对环境较为安全,残效期长,适用于包括茄子、白菜、花椰菜、莴苣等在内的多种作物上各种鳞翅目幼虫、粉虱类、蚜虫类、植食性叶螨的防治。该化学药剂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进入市场,至今仍然在生产上发挥着其防治作用。根据对不同地区烟粉虱的抗药性检测结果,目前很多地区烟粉虱对联苯菊酯的抗药性较高,敏感度不高,因此防治效果与之前相比随之显著下降。
传统的害虫对杀虫剂敏感度的检测方法是通过室内毒力测定实现的,而不同害虫的室内毒力测定随着害虫种类的不同而存在差异。烟粉虱对联苯菊酯等菊酯类杀虫剂的敏感度检测主要是采用琼脂浸叶法(Feng YT等,2010)进行。然而,这种测定方法需要耗费2-3天的时间,尚能检测到其药剂的毒力程度。另外,这种方法需要一定的试验耗材(例如指形管、无虫苗、打孔器等)才能进行,其中无虫苗的饲养更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另外,滤纸药膜法的操作相对简便,耗时较短,但是由于烟粉虱成虫具有飞翔能力,且个体微小,极易夹在滤纸药膜和承载体之间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尤其是对翅膀造成损伤时直接影响到了试验结果的检查和记录,造成很大的试验误差。因此,建立并优化一种新的杀虫剂快速检测方法对于短时间内评价杀虫剂对害虫的毒力、从而有针对性的选药施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根据上述领域的需要,提供一种检测杀虫剂对烟粉虱毒力的试剂盒及药膜玻璃管,具有误差小,效率高,稳定性强等优点,专门设计用于测定杀虫剂对烟粉虱成虫的毒力活性。
检测杀虫剂对烟粉虱毒力的试剂盒,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壁上附着有以待测杀虫剂为主要成分的药膜的一端开口的玻璃管,所述药膜附着在玻璃管的管底至玻璃管高度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处的内壁上。
所述药膜附着在玻璃管管底至玻璃管高度的三分之一处的内壁上。
所述试剂盒包括5~7组内壁上附着有杀虫剂药膜的一端开口的玻璃管,各组玻璃管之间的药膜中杀虫剂的有效含量呈梯度。
所述玻璃管为指形管。
所述杀虫剂指联苯菊酯。
检测杀虫剂对烟粉虱毒力的药膜玻璃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药膜附着在玻璃管的管底至玻璃管高度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处的内壁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2022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光源检测电路
- 下一篇:改进的太阳光检测器安装调节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