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动力传输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18785.1 | 申请日: | 2011-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439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发明(设计)人: | 寿震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寿震森 |
主分类号: | B62M23/00 | 分类号: | B62M23/00;B62M2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333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动力 传输 装置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动力传输装置的新颖应用方案,可以在紧急救灾现场缺乏电力供应和其他有效抢险救生工具的情况下,提供一个可以利用广泛存在于民间的代步车辆可产生的旋转动能以驱动破拆工具救灾的机械传动装置。
背景技术:
公知常用的切割,钻孔等电动手工具,都是采用电力驱动进行工作的,液压剪等液压工具,气垫等气动工具,也需要电力驱动,才能进行工作。但在遭遇地震,台风,战争等重大灾害情况下,脆弱的供电系统常常遭到严重破坏,使所有的电动工具全部失去作用。在前不久发生的中国四川5.12特大地震灾难抢险中,已经惨痛地暴露了这些电器工具在这些紧急状况下的严重缺陷了。
发明内容:
“亡羊补牢,犹未晚矣”,有鉴于此,本发明人创造出一种可以利用广泛存在于民间的代步车辆可产生的旋转动能以驱动机械,液压,气动破拆工具救灾的全新动力传输装置。应用该装置,可以在没有电力供应的情况下,直接驱动液压,气动破拆工具工作,也可以配合本发明人同时研制的其它利用软轴驱动的系列切割机,钻机等工具,照样完成原先需要电动工具才能完成的工作。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包括底座和摩擦轮心轴,所述的底座具有整体式与组装式两种基本结构形式;摩擦轮心轴可通过代步车辆的车轮带动旋转,输出转矩,液压油,压缩空气作为机械工具的动力源,所述的摩擦轮心轴输出动能的结构为动力传动用功率型软轴,其接头端部为固定式或滑动式,可以传递扭矩带动破拆工具旋转工作,所述的摩擦轮心轴输出动能的结构为液压齿轮泵,可以输出液压油以驱动液压工具进行工作,所述的摩擦轮心轴输出动能的结构也可以为空气压缩机,可以输出压缩空气以驱动气动工具进行工作。
将本实用新型摩擦轮传动装置置于代步车辆驱动轮下,用脚踏或驱动助动车等代步车辆的 方式使车轮高速旋转,车轮可将旋转动能通过本装置的摩擦轮带动摩擦轮心轴高速旋转,输出旋转动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在遭遇地震、战争等重大灾难,失去电力供应或没有较好的机械化救灾工具情况下,提供一种可以就地利用民间大量存在的代步车辆(如摩托车,助动车,电动车,自行车和其它可以通过脚踏产生车轮旋转的装置)的旋转动能,通过本装置来便捷地进行手持切割工具机动操作,从而在争分夺秒的抢险救灾战斗中,进行高效率的,行之有效的救援。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由底座部件和输出传动部件两个部件组成,底座部件具有两种结构形式,一种是采用板金折边成型的形式;另一种是采用标准轴承座组装的形式;输出传动部件按输出动能的不同要求分为三种基本结构形式,一种是可以直接带动软轴旋转,输出机械旋转动能的形式,另两种是带动齿轮泵或空气压缩机,以输出高压液压油或压缩空气的形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出进一步说明。
图1是一种应用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a是板金折边底座部件正视图。
图2b是板金折边底座部件左侧剖视图。
图3a是标准轴承座底座部件正视图。
图3b是标准轴承座底座部件左侧剖视图。
图4是标准轴承座底座部件的外观立体图。
图中序号对应的零件名称:
1.代步车辆后车轮 2.基座 3.传动轴 4.轴承盖
5.螺钉 6.摩擦轮 7.平键 8.轴承套筒
9.双列向心球面球轴承 10.软轴传动接头 11.软轴 12.轴承座
具体实施方式:
这是一种利用代步车辆旋转动能带动破拆工具的一种动力传输装置,它可以方便地置于 代步车辆驱动轮下,在车轮的带动下,通过摩擦轮输出高速旋转动能,可以按输出结构的不同,分别输出转矩,液压油,压缩空气到不同的破拆工具中进行工作。
图1是一种应用实施例的示意图,在图1中,显示了将本动力传输装置放置在助动车驱动车轮下,在该车轮带动下通过软轴传动部件输出旋转动能的立体效果。可以从该图中看到,在一个底座上,安装有左右对称的前后两组摩擦橡胶车轮,助动车的驱动车轮就安放在这四个车轮的中间,当助动车的驱动轮转动时,就可以将旋转动能通过前后两组摩擦轮的被动转动而输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寿震森,未经寿震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1878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