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医用输液报警器无效
申请号: | 201120218480.0 | 申请日: | 2011-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052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1 |
发明(设计)人: | 高雨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雨生 |
主分类号: | A61M5/14 | 分类号: | A61M5/14;A61M5/36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贺持缓 |
地址: | 016040 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医用 输液 报警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医用输液报警器。
背景技术:
目前医院在给病人输液时,仍多采用传统的输液装置,需要专门的人员看护,当输液输完,由看护人员及时通知医生或者护士进行处理,但是偶尔会出现滴液瓶内液体已停,病人或者护理家属睡着以及医务人员疏忽,引发医疗事故,这不仅增加了医务工作者的工作负担,也给病人家属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医用输液报警器,它结构简单,设计巧妙,能在病人输完液后,自动报警,提示病人或者陪护人员及时更换药瓶或者拔针,避免病人输液进入空气造成医疗事故,适合推广。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微型开关1、光电开关2、第一二极管3、小蜂鸣器4、钮扣电池5和第二二极管6,钮扣电池5的正极与微型开关1的一端连接,微型开关1的另一端分别与光电开关2的一端和第二二极管6的正极相连,光电开关2的另一端与第一二极管3的正极连接,第一二极管3的负极与小蜂鸣器4的一端连接,小蜂鸣器4的另一端与钮扣电池5的负极连接,第二二极管6的负极与钮扣电池5的负极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当药液正常输入人体时,将该报警器卡在滴管上端,打开报警器电源开关,光电开关处于工作状态,当瓶内液体办理完时,液体向下滑动,瞬间光动,触动光电开关动作,由常闭,跳正常开,闭合,使微型蜂鸣器发出报警声,以此提醒病人或医护人员为病人换药瓶或拔针,及消毒处理之目地。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它结构简单,设计巧妙,能在病人输完液后,自动报警,提示病人或者陪护人员及时更换药瓶或者拔针,避免病人输液进入空气造成医疗事故,适合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本具体实施方式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微型开关1、光电开关2、第一二极管3、小蜂鸣器4、钮扣电池5和第二二极管6,钮扣电池5的正极与微型开关1的一端连接,微型开关1的另一端分别与光电开关2的一端和第二二极管6的正极相连,光电开关2的另一端与第一二极管3的正极连接,第一二极管3的负极与小蜂鸣器4的一端连接,小蜂鸣器4的另一端与钮扣电池5的负极连接,第二二极管6的负极与钮扣电池5的负极连接。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工作原理为:当药液正常输入人体时,将该报警器卡在滴管上端,打开报警器电源开关,光电开关处于工作状态,当瓶内液体办理完时,液体向下滑动,瞬间光动,触动光电开关动作,由常闭,跳正常开,闭合,使微型蜂鸣器发出报警声,以此提醒病人或医护人员为病人换药瓶或拔针,及消毒处理之目地。
本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简单,设计巧妙,能在病人输完液后,自动报警,提示病人或者陪护人员及时更换药瓶或者拔针,避免病人输液进入空气造成医疗事故,适合推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雨生,未经高雨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1848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测试高铁轨道路基用液压激振系统
- 下一篇:吸尘簸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