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铅酸蓄电池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15747.0 | 申请日: | 2011-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505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22 |
发明(设计)人: | 张勇;周梁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勇 |
主分类号: | H01M10/12 | 分类号: | H01M10/12;H01M2/28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天龙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5 | 代理人: | 赵燕棣 |
地址: | 213022 江苏省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蓄电池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池,尤其涉及一种电动喷雾器、童车及发电机用的铅酸蓄电池结构。
背景技术
本申请人之前申请的铅酸蓄电池正、负极汇流排与跨桥三者通过机器铸焊一次成型技术,它的特点为:正、负极汇流排与跨桥三者机铸时一次成形且在同一平面,同时在电池装配过程中(即将极群组压入电池壳体中时)正、负极汇流排与跨桥也保持在同一个平面上,行业现用的电池中盖需重新开模,对包板(叠板)工艺有着更严格的要求,同时还面临着用胶量增大,隔板容易吸附中盖胶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格中不会浸入胶水,不需要更换中盖的一种铅酸蓄电池结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铅酸蓄电池结构,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档板将壳体分成若干个电池单格,每个电池单格内间隔安装有正极板和负极板,每个电池单格中的正极板通过正极汇流排并联,负极板通过负极汇流排并联,相邻电池单格的正极汇流排与负极汇流排串联,其创新点在于:
a、所述每个电池单格中的正极板通过正极汇流排并联成整体结构;所述每个电池单格中的负极板通过负极汇流排并联成整体结构;
b、所述相邻电池单格的正极汇流排与负极汇流排通过跨桥串联一次成型成整体结构;且跨桥跨过档板;
c、所述输出端的正极汇流排的上表面上还连接有正极柱头,输出端的负极汇流排的上表面上还连接有负极柱头。
所述跨桥为倒U型状或倒V型状,且档板上具有凹槽,跨桥跨过档板上的凹槽分别与正极汇流排和负极汇流排串联。
所述跨桥具有平面段和跨格段,且跨格段位于档板上方。
所述壳体上还具有中盖,中盖的反面具有与壳体上档板对应的档板槽和与正极汇流排和负极汇流排相对应的汇流排槽。
采用上述结构后,跨桥通过跨格段跨过档板,这样在中盖密封时胶水不会被隔板吸附。同时,也不需要更换以前的中盖。本实用新型技术通过对跨桥部分的抗拉伸设计,使得正、负极汇流排与跨桥三者在机铸时一次成形且在同一平面,但电池极群组在装配过程中能实现正、负极汇流排与跨桥不在同一个平面,正、负汇流排下沉离电池底壳上端面数毫米而不损伤跨桥,从实现了对现有中盖、包板工艺、现行极板的完全包容,同时用胶量为本申请人之前申请的铅酸蓄电池正、负极汇流排及跨桥机铸一次成型技术的40%,彻底消除隔板吸胶的隐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去掉壳体后的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壳体的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盖的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盖的结构另一侧面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给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铅酸蓄电池结构,包括壳体1,壳体1内设有档板2将壳体分成若干个电池单格1-1,每个电池单格1-1内间隔安装有正极板3和负极板4,每个电池单格1-1中的正极板3通过正极汇流排6并联,负极板4通过负极汇流排7并联,相邻电池单格1-1的正极汇流排6与负极汇流排7串联,所述每个电池单格1-1中的正极板3通过正极汇流排6并联成整体结构;所述每个电池单格1-1中的负极板4通过负极汇流排7并联成整体结构;所述相邻电池单格1-1的正极汇流排6与负极汇流排7通过跨桥9串联一次成型成整体结构;且跨桥9跨过档板2;所述输出端的正极汇流排6的上表面上还连接有正极柱头5,输出端的负极汇流排7的上表面上还连接有负极柱头8。
如图2所示,所述跨桥9具有平面段9-1和跨格段9-2,且跨格段9-2位于档板2上方。当然所述跨桥9为倒U型状或倒V型状,且档板2上具有凹槽2-1,跨桥9跨过档板2上的凹槽2-1分别于正极汇流排6和负极汇流排7串联。
如图4、5所示,为了达到密封效果,所述壳体1上还具有中盖10,中盖10的反面具有与壳体1上档板2对应的档板槽10-1和与正极汇流排6和负极汇流排7相对应的汇流排槽10-2。
本实用新型在制作时,相邻电池单格1-1的正极汇流排6与负极汇流排7通过跨桥9串联一次成型成整体结构,且所述跨格段9-2的U型也跟平面段9-1为处在同一水平面上,在安装时,通过卡进电池单格1-1时所产生的压力,将跨格段9-2下压,使得档板2对跨格段9-2产生压力,从而跨格段9-2往上抬升成凸起跨桥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勇,未经张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1574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室内恒温系统
- 下一篇:带有封口装置的垃圾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