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动铅笔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15739.6 | 申请日: | 2011-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862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1 |
发明(设计)人: | 郑崇廷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天虹文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3L23/02 | 分类号: | B43L23/02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甬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8 | 代理人: | 代忠炯 |
地址: | 315601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 铅笔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铅笔刨,具体是指装置在电动铅笔刨上的一种电动铅笔刨的自动停机和复位及断芯排除机构。。
背景技术
电动铅笔刨又称电动卷笔机,是由电机驱动滚刀作行星运动铣削铅笔的一种电动文具,现有技术的电动铅笔刨是在设计成各种造型的铅笔刨承载壳体中装入标准电动滚刨机芯制成的,削笔时,将铅笔插入削笔口,电动铅笔刨即可自动铣削铅笔,但何时削好,仅凭使用者的手感或估计卷削时间,以至实际使用时,削笔者需反复将铅笔抽出检查,另外在自动削笔过程中当铅笔出现笔芯折断时,断芯容易造成机器卡死,而且断芯不易取出。
针对以上技术问题,目前,现有技术已有一种电动铅笔刨的自动停机和复位及断芯排除机构,授权公告号为CN201559454U的实用新型即是本申请人已授权的关于该类型仪器的专利,它公开了一种电动铅笔刨的自动停机、复位及断芯排除机构,该机构包括开关座、停机开关、推杆、阻笔块和电动滚刨机芯;所述的开关座的前端设有沉头台阶通孔,后端开口,内部设有安置所述停机开关的腔室、配合所述推杆导向杆的导向盲孔、穿过长杆的通孔的薄壁圆柱状构件;所述的停机开关为微型自复位触钮开关;所述的推杆为工程塑料构件,构件设置有T字形扁平横梁,T字的圆弧状横肩部二端的前面分别设有较短的导向圆柱杆,T字的直脚部端头的前面设有一根较长的圆柱形的长杆,且一长二短三根圆柱形杆的轴线相互平行,T字形扁平横梁中心的后面设有一圆柱形的短触杆,短触杆的轴线为推杆的中心轴线,且与上述一长二短三根圆柱形杆的轴线相互平行;所述阻笔块为工程塑料制成的台阶形块状体;所述的电动滚刨机芯为由削笔口器、滚刀、电机、启动开关、减速齿轮组、内齿组成的标准电动滚刨机芯,其中削笔口器的前端增设有配合所述阻笔块前后运动的滑槽;各部件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为,停机开关的触钮朝后装入开关座中,引脚以常闭接线与电机电路串连;推杆前面的一长二短三根圆柱杆分别插入开关座中设置的各自的孔中,推杆的长杆的前端从开关座的通孔穿过,且露出开关座的前端面,推杆的T字形扁平横梁的直脚部前面与停机开关的触钮接触,触钮处于舒展状态,以上组成了机构总成;阻笔块置于电动滚刨机芯的削笔口器前端的滑槽中;应用组装时,按常规在铅笔刨承载壳体中装入电动滚刨机芯;机构总成固定位于电动滚刨机芯的削笔口器滑槽口的前端,机构总成的推杆后面的短触杆滑动插入削笔口器滑槽口中且与滑槽中的阻笔块接触;在承载壳体中装置一只与露出开关座的前端面的推杆长杆接触的排芯连杆。
经实际使用后,本申请人发现上述实用新型虽然有效克服了自动铅笔刨在自动削笔过程中当铅笔出现笔芯折断时,断芯容易造成机器卡死,而且断芯不易取出的技术问题,但它在实际应用中仍然存在以下不足之处:该机构在运作过程中机构的复位完全依赖停机开关触钮的复位弹力,导致停机开关触钮被过渡使用,机构的使用寿命缩短。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改进的电动铅笔刨的自动停机和复位及断芯排除机构,以解决现有电动铅笔刨的自动停机和复位及断芯排除机构停机开关触钮被过渡使用导致机构寿命缩短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动铅笔刨,包括自动停机、复位及断芯排除的三位一体式机构,该机构包括开关座、停机开关和开关传动推杆,所述的开关传动推杆为工程塑料构件,构件设置有T字形扁平横梁,T字的圆弧状横肩部两头的下端分别设有较短的导向圆柱杆,T字形扁平横梁的直脚部端头的下端设有一根较长的圆柱杆,且一长二短三根圆柱杆的轴线相互平行,T字形扁平横梁中心的上端设有一根圆柱形短触杆,短触杆的轴线为开关传动推杆的中心轴线,且与上述一长二短三根圆柱杆的轴线相互平行;开关传动推杆下端的一长二短三根圆柱杆分别插入开关座中设置的各自的孔中,开关传动推杆上T字形扁平横梁的长杆的前端从开关座的通孔穿过,且露出开关座的前端面,开关传动推杆的T字形扁平横梁的直脚部前面与停机开关的触钮接触,触钮处于舒展状态,其特征在于:开关传动推杆上T字形扁平横梁下端的两根短圆柱杆上分别套有弹簧,开关座上对应两根短圆柱杆的插孔中设有用于支撑弹簧的径向凸环;径向凸环的孔径大于短圆柱杆的直径,小于弹簧的直径;弹簧的顶端抵在短圆柱杆的横梁上,弹簧的底端抵在径向凸环的上端面上。
作为优选,弹簧的第一圈和最后一圈的直径小于弹簧其它圈的直径,该结构能使弹簧在工作中不发生偏斜,以保证机构的稳定工作。
作为优选,弹簧自然状态下高度在7~10mm之间,该结构能使弹簧保持最佳弹力的同时不影响开关传动推杆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天虹文具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天虹文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1573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