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顶面出线式固封极柱构造无效
申请号: | 201120201511.1 | 申请日: | 2011-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029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04 |
发明(设计)人: | 温小房;洪英进;周清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顾德益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33/66 | 分类号: | H01H33/66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诚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5209 | 代理人: | 方惠春;戚东升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同***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出线 式固封极柱 构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顶面出线式固封极柱构造,按国际专利分类表(IPC)划分属于断路器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FK固封极柱。
背景技术
以前,一般灭弧室的绝缘外壳暴露在空气中,存在被外界的灰尘、潮湿污染的问题。为减小此影响,将灭弧室设置于固体环氧树脂绝缘材料内,如FK固封极柱,现有的结合方式为灭弧室安装于固体材料外壳内并通过螺丝锁合为一体,然而这种结合试具有以下缺陷:螺丝锁合增加了整体电路电阻,另外螺丝容易松动,影响产品的正常使用,最后FK固封极柱是户外使用,其密封性差,水汽或小动物容易进入产品内进而引起短路等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合理、安全可靠的套筒式固封极柱构造。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顶面出线式固封极柱构造,包括环氧树脂外壳及其内的灭弧室,灭弧室与环氧树脂外壳浇注为一体, 灭弧室与上触头连接,上触头另端延伸至环氧树脂外壳顶面外。
进一步,所述的环氧树脂外壳还与套筒连接,该套筒底端为双耳结构。
进一步,所述的环氧树脂外壳向周侧延伸形成支板结构,其上有两圈伞裙,且最顶端的伞裙直径小于另一伞裙直径。
本实用新型由于(真空)灭弧室被嵌入到环氧树脂固体材料中,可以防止(真空)灭弧室松动,同时可减少回路电阻,固封极柱即可达到很高的绝缘强度,另外,由于一体化浇注固定连接,可防止水汽、小动物等进入到固封极柱,以增强其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请参阅图1、图2,一种顶面出线式固封极柱构造,包括环氧树脂外壳1及其内的灭弧室2,灭弧室2与环氧树脂外壳1浇注为一体, 灭弧室2与上触头3连接,上触头3另端延伸至环氧树脂外壳顶面外形成接线端子。环氧树脂外壳1还与套筒4连接,该套筒底端为双耳结构。环氧树脂外壳向周侧延伸形成支板结构10,其上有两圈伞裙11、12,且最顶端的伞裙11直径小于另一伞裙12直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要求如下:
1、制件表面应平整清洁、无暗斑、暗纹和机械损伤等缺陷;
2、制件与嵌件内部不得有缩孔、气孔、裂纹、应力集中等缺陷;
3、熔接缝不得影响制件的机械和电气性能;
4、拔模斜度<=1°;
5、吸水率:<=0.07°;
6、安装嵌件制作单位按要求配置;
7、工频耐压同绝缘件28KV/1min,无闪络,灭弧室无损伤。
本实用新型固封极柱与传统组装式极柱相比,固封极柱的零件数量大量减少,简单的结构大大提高了断路器的可靠性,由于真空灭弧室被嵌入到环氧树脂固体材料中,所以不需要做任何进一步的处理,固封极柱即可达到很高的绝缘强度;真空灭弧室被嵌入到固体材料后,极柱的外界环境对真空灭弧室的影响被减低到最少。
以上所记载,仅为利用本创作技术内容的实施例,任何熟悉本项技艺者运用本创作所做的修饰、变化,皆属本创作主张的专利范围,而不限于实施例所揭示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顾德益电器有限公司,未经厦门顾德益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0151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风电塔筒专用低压嵌入式变压器
- 下一篇:可以调节显示形状的信号灯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