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VLP固封极柱构造无效
申请号: | 201120201489.0 | 申请日: | 2011-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208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8 |
发明(设计)人: | 温小房;洪英进;周清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顾德益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33/66 | 分类号: | H01H33/66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诚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5209 | 代理人: | 方惠春;戚东升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同***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vlp 固封极柱 构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VLP固封极柱构造,按国际专利分类表(IPC)划分属于电路器件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VLP固封极柱。
背景技术
以前,一般真空灭弧室的绝缘外壳暴露在空气中,存在被外界的灰尘、潮湿污染的问题。为减小此影响,将真空灭弧室设置于具有固体绝缘材料内,如VLP固封极柱,现有的结合方式为真空灭弧室安装于固体材料外壳内并通过螺丝锁合为一体,然而这种结合试具有以下缺陷:螺丝锁合增加了整体电路电阻,另外螺丝容易松动,影响产品的正常使用,最后VLP固封极柱是户内使用,其密封性差,水汽或小动物容易进入产品内而损坏电路。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合理、安全可靠的VLP固封极柱构造。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VLP固封极柱构造,包括环氧树脂外壳及其内的真空灭弧室,真空灭弧室与环氧树脂外壳浇注为一体, 环氧树脂外壳中部向外延伸形成矩形板状结构。
进一步,所述的环氧树脂外壳上半部分外周壁由上到下等间隔布有6~9圈伞裙,各伞裙直径为120~130mm。
进一步,所述环氧树脂外壳的矩形板状结构下有两圈伞裙,各伞裙直径为150~160mm,该伞裙直径小于上述矩形板的宽度。
本实用新型固封极柱与传统组装式极柱相比,固封极柱的零件数量大量减少,简单的结构大大提高了断路器的可靠性,由于真空灭弧室被嵌入到环氧树脂固体材料中,所以不需要做任何进一步的处理,固封极柱即可达到很高的绝缘强度;真空灭弧室被嵌入到固体材料后,极柱的外界环境对真空灭弧室的影响被减低到最少。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左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后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请参阅图1至图4,一种VLP固封极柱构造,包括环氧树脂外壳1及其内的真空灭弧室2,真空灭弧室2与环氧树脂外壳1浇注为一体, 环氧树脂外壳中部向外延伸形成矩形板状结构11。环氧树脂外壳上半部分外周壁由上到下等间隔布有6~9圈伞裙12,各伞裙直径d1为120~130mm。环氧树脂外壳的矩形板状结构下有两圈伞裙13,各伞裙直径d2为150~160mm,该伞裙直径小于上述矩形板的宽度。
本实用新型表面应平整清洁、无暗斑、机械损伤等缺陷,且制件与嵌件内部不得有缩孔、气孔、应力集中等缺陷;熔接缝不得影响制件的机械和电气性能,制件的拔模斜度<=1°,其吸水率:<=0.07°,本实用新型工频耐压同绝缘件50KV/5min,无闪络,灭弧室无损伤。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VLP固封极柱构造,包括环氧树脂外壳及其内的真空灭弧室,真空灭弧室与环氧树脂外壳浇注为一体。本实用新型固封极柱与传统组装式极柱相比,固封极柱的零件数量大量减少,减少了搭接的次数,降低了回路电阻,大大提高了电路工作的可靠性,由于真空灭弧室被嵌入到环氧树脂固体材料中,可以防止真空灭弧室松动,固封极柱即可达到很高的绝缘强度,另外,由于一体化浇注固定连接,可防止水汽、小动物等进入到固封极柱,以增强其安全性能,最大的优点是:这种设计既可以做断路器用,最大电流1250A,短路开断电流25KA,又可以与熔断器组合做真空负荷开关,简单实用,既环保又经济,有很高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以上所记载,仅为利用本创作技术内容的实施例,任何熟悉本项技艺者运用本创作所做的修饰、变化,皆属本创作主张的专利范围,而不限于实施例所揭示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顾德益电器有限公司,未经厦门顾德益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0148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压熔丝筒
- 下一篇:一种可降低误报率的双模报警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