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BOOST升压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99818.2 | 申请日: | 2011-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972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8 |
发明(设计)人: | 石良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1/36 | 分类号: | H02M1/36;H02M3/1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中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74 | 代理人: | 李俊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boost 升压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电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BOOST升压电路。
背景技术
BOOST升压电路,英文名the boost converter,或者step-up converter,是一种开关直流升压电路,它的输出电压高于输入电压。
传统的BOOST升压电路参见图1,包括依次串联于电源Vi的正极与输出端的正极之间的电感Lr和二极管Do,还包括一个作为开关的三极管Q,所述三极管Q的输入端连接于电感Lr和二极管Do的输入端之间,三极管Q的输出端连接于电源Vi的负极与电路输出端Vo的负极之间。上述电路由电源Vi供电,三极管Q导通时电感Lr储能,三极管Q关断时电感Lr通过D0释放能量到电路输出端Vo。输出反馈检测电路检测电路输出端Vo电压,从而控制Q的导通时间即可实现稳压输出。
上述电路的缺点是当输出端Vo短路时,短路电流会通过二极管Do、电感Lr将电源Vi短路,从而造成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更安全的BOOST升压电路。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BOOST升压电路,包括依次串联于电源Vi的正极与电路输出端Vo的正极之间的电感Lr和二极管IDo1,还包括一个开关,所述开关的一端连接于电感Lr和二极管I Do1的输入端之间,开关的另一端的连接于电源Vi的负极与电路输出端Vo的负极之间,还包括电容I C1二极管II Do2,所述电容I C1串联于开关与二极管I Do1的输 入端之间,所述二极管II Do2的输出端与二极管I Do1的输入端电连接,二极管II Do2的输入端与电源Vi的负极电连接。
所述开关为三极管Q,所述三极管Q的输入端连接于电感Lr和二极管I Do1的输入端之间,三极管Q的输出端连接于电源Vi的负极与输出端的负极之间。
还包括电容II C2,所述电容II C2的负极与电源Vi的负极电连接,电容II C2的正极与二极管I Do1的输出端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当电路输出端Vo短路时,不会造成电源Vi短路,从而消除安全隐患。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BOOST升压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BOOST升压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
参见图2,本实施例的BOOST升压电路,包括依次串联于电源Vi的正极与电路输出端Vo的正极之间的电感Lr和二极管I Do1,还包括一个作为开关的三极管Q,所述三极管Q的输入端连接于电感Lr和二极管I Do1的输入端之间,三极管Q的输出端连接于电源Vi的负极与电路输出端Vo的负极之间。还包括电容I C1二极管II Do2,所述电容I C1串联于三极管Q的输入端与二极管I Do1的输入端之间,所述二极管II Do2的输出端与二极管I Do1的输入端电连接,二极管II Do2的输入端与电源Vi的负极电连接。还包括电容II C2,所述电容II C2的负极与电源Vi的负极电连接,电容II C2的正极与二极管I Do1的输出端电连接。
当三极管Q开通时,电感Lr的电流流过,在电感Lr没有饱和之前,电流线性增加,电能以磁能的形式储存在电感Lr的线圈中。此时,电容I C1通过二极管II Do2充电,二极管I Do1处于电压反偏截至状态,负载通过电容II C2维持供电。
当三极管Q关断时,由于电感Lr中的磁场将改变线圈两端的电压极性,以保持电流不变。这样电感Lr中的磁能转化为电压,与电源Vi串联,电压加到电容I C1、二极管I Do1与电路输出端Vo上,经过二极管I Do1整流给电容II C2充电,以维持输出端Vo电压不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经瑞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9981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2M 用于交流和交流之间、交流和直流之间、或直流和直流之间的转换以及用于与电源或类似的供电系统一起使用的设备;直流或交流输入功率至浪涌输出功率的转换;以及它们的控制或调节
H02M1-00 变换装置的零部件
H02M1-02 .专用于在静态变换器内的放电管产生栅极控制电压或引燃极控制电压的电路
H02M1-06 .非导电气体放电管或等效的半导体器件的专用电路,例如闸流管、晶闸管的专用电路
H02M1-08 .为静态变换器中的半导体器件产生控制电压的专用电路
H02M1-10 .具有能任意地用不同种类的电流向负载供电的变换装置的设备,例如用交流或直流
H02M1-12 .减少交流输入或输出谐波成分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