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轮胎式集装箱龙门起重机的自动取电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98082.7 | 申请日: | 2011-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244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25 |
发明(设计)人: | 高静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静静 |
主分类号: | B66C13/12 | 分类号: | B66C13/12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天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19 | 代理人: | 张文忠;袁广兴 |
地址: | 315040 浙江省宁波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轮胎 集装箱 龙门 起重机 自动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轮胎式集装箱龙门起重机,具体地说是用于轮胎式集装箱龙门起重机的自动取电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油价高涨及环保要求的提升,轮胎式集装箱龙门起重机(RTG)的动力由燃油改为电力已经成为一种趋势。电力驱动RTG技术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如何将市电取到需要长距离移动的RTG上。
目前常用的手段是在RTG的跑道旁设置取电支架,取电支架上安装有与市电连通的滑触线,然后还需要用到一个与RTG一起运动的集电小车。小车与龙门吊电连接,小车上设有集电器,集电器端部有碳刷。取电时将集电小车安装到取电支架上,碳刷与滑触线连接,从而实现将滑触线上的电取到RTG上。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如何将小车安装到取电支架上并实现小车的取电及与RTG的同步运动。
最传统的方式是通过人工作业方式:现将小车安装取电支架上,接着人工将小车的插头插在RTG上使两者电连接,再由人工牵引钢丝绳接驳小车至滑触线的方式实现向RTG供电。这种人工作业方式费时费力,效率低下,且下雨天插拔插头,有触电危险,安全性低。
申请号为200910050482.0的中国专利申请文件公开了一种自动接驳小车的结构,取电时,连接在RTG上的接驳装置将小车水平推出,使小车压靠在取电支架的导板上,RTG前进带动小车,小车在一块设在取电支架上的斜导向板的作用下依靠前进牵引力与导向板支撑力合力产生一个向上的分力,从而抬升到预定高度,实现小车入轨,集电器碳刷再通过一个喇叭形的引导口导入滑触线内,实现自动取电。
这种结构的取电系统依靠接驳装置的压力、RTG的前进力以及斜导向板的配合实现小车入轨,需在斜向板导入段对小车同时实现上下方向水平方向的精确定位,为此接驳装置需对小车提供足够大的水平压力(约750KG),保证小车在整个导入过程紧靠导板。而上下方向小车通过斜导板提升到预定高度,提升力只是斜向板对小车提升轮垂直于板面的压力产生的一个垂直向上的分力,要产生足够的提升力,就需要提供足够大的前进牵引力。据此小车具体受力情况为:重压着的小车以一定速度向前移动,其提升轮碰触斜导向板时,对斜导向板产生冲击力,该力反作用于提升轮,在垂直方向产生的分力用于克服小车重力(约150KG)、小车压力致使万相球与靠板之间产生的摩擦力向下的分力(大于50KG)及提升轮与斜向板间摩擦力向下的分力,因此仅垂直向下的分力就达200KG以上,斜向板角度为22度,因此作用于提升轮的力可达220KG以上,而碰撞瞬间的冲击力为正产力的4~5倍以上,因此每次入轨均会对提升轮及整个小车框架产生近1吨的强力冲击力,其结果是该车使用不多久,就发生了多次提升轮支撑件发生变形、导致小车不能被提升的应有高度,进而导致行走轮、导向轮与轨道相撞的事故。虽然,后来对提升轮支撑件进行了加强,该形变不易发生,但该冲击力会作用于小车框架,产生一个顺时针方向的倾转力矩,传递到上下滑动的直线运动球轴承及框架支撑的立式座外球面轴承上,进而损伤这些部件,因此该冲击对整机寿命及可靠性大有影响。另外在整个入轨过程中,存在多个力的平衡,如果一个力波动,就可能造成入轨失败(如接驳装置的气压不够、RTG的晃动等),对系统的要求很高。因此设计本身就存在缺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结构简单、控制方便的用于轮胎式集装箱龙门起重机的自动取电机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用于轮胎式集装箱龙门起重机的自动取电机构,包括设于龙门起重机跑道旁的取电支架、集电小车、与集电小车相连接的接驳装置,接驳装置包括与集电小车通过关节轴承连接的支撑板、上下移动模块、水平伸缩模块和与龙门起重机相装配的支撑座。集电小车设置有至少一排腰鼓轮,所述取电支架的导入段设置有至一个竖直靠板和至少一个支撑导轨,集电小车通过接驳装置由上而下的放置到取电支架的导入段。
为优化上述技术方案,采取的措施还包括:
上述的上下移动模块包括设置在支撑板背部的滑轨和滑动设置在滑轨内的滑块,滑块上设置有与水平伸缩模块相连接的转动轴;在支撑板上设置有上下驱动元件,上下驱动元件的驱动杆与滑块相连接。
上述的上下移动模块包括设置在支撑座前侧面的滑轨和滑动设置在滑轨内的滑块,滑块上设置有与水平伸缩模块相连接的转动轴;在支撑座上设置有上下驱动元件,上下驱动元件的驱动杆与滑块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静静,未经高静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9808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环保高效电子镇流器
- 下一篇:基于Xilinx的WCDMA基站锁定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