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立式煤气化锅炉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98004.7 | 申请日: | 2011-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188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8 |
发明(设计)人: | 何崇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昌图县锅炉制造厂 |
主分类号: | F23B90/06 | 分类号: | F23B90/06;F23L9/00;C10J3/20;C10J3/7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2535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立式 煤气化 锅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锅炉,尤其是一种立式煤气化锅炉。
背景技术
立式煤气化锅炉具有结构简单、占地小、使用方便等优点,但是,由于烟气在锅炉膛内停留时间短,存在热效率不高、燃烧不彻底,所排出的烟气中二氧化硫浓度高、烟气黑度高等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立式煤气化锅炉,该锅炉燃料燃烧彻底,热效率高,节能效果好。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一种立式煤气化锅炉,包括锅炉本体,在锅炉本体内设有水管对流管束和炉膛,炉膛内设有有孔炉拱,炉拱将炉膛自上而下分为燃烬室和煤气发生室,在煤气发生室的炉壁上开有填煤门和清渣门,煤气发生室的底部设有炉排,炉排下为储渣室,储渣室接一次送风管道,在煤气发生室内设有二次送风管,所述二次送风管纵向布置在煤气发生室内,在二次送风管上开有二次送风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二次送风管为多根,每根送风管上开有二次送风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各二次风送口均沿炉膛内壁切向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改进:各二次风送口设置在不同的水平高度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改进:水管对流管束分组纵横交叉设置在炉膛上方。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立式煤气化锅炉,由于在炉膛内设有有孔炉拱,利用炉拱限制烟气的快速排出,增加了烟气在炉膛的停留时间,提高了炉膛的温度,同时,炉膛温度的提高也有利于燃料的充分燃烧,使得本实用新型的立式煤气化锅炉燃料燃烧彻底,热效率高,节能效果好;由于采用了在煤气发生室内设有二次送风管,所述二次送风管纵向布置在煤气发生室内,在二次送风管上开有二次送风口的技术特征,将送风管设置在煤气发生室内,对二次风进行预热,提高了送风风温,有利于燃料的充分燃烧,提高了燃料利用效率;由于采用了所述二次送风管为多根,每根送风管上开有二次送风口的技术特征,利用多个送风口为燃料的燃烧提供了充分的氧气,使燃料的燃烧更彻底;由于采用了各二次风送口均沿炉膛内壁切向设置的技术特征,一方面起到对煤气和可燃微粒的搅拌作用,有利于煤气和可燃微粒的充分燃烧,另一方面延长了烟气在炉膛内的停留时间,使水管受热面最大限度的吸收烟气温度,既降低了排烟温度,又降低了排烟中的二氧化硫的排放浓度及烟气黑度;由于采用了将各二次风送口设置在不同的水平高度上,使得送风更均匀,烟气在炉膛内停留的时间更长;由于采用了水管对流管束分组纵横交叉设置在炉膛上方的技术特征,含在烟气中的细小碳黑及尘粒在上升过程中,被管排阻隔,运动速度降低,落在炉排上重新燃烧,燃尽的烟气经烟囱排入大气,提高了燃料的利用率,降低了排放烟气的温度,节能效果明显。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式煤气化锅炉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立式煤气化锅炉,包括锅炉本体1,在锅炉本体内设有水管对流管束2和炉膛,水管对流管束分组纵横交叉设置在炉膛上方,炉膛内设有有孔炉拱4,炉拱将炉膛自上而下分为燃烬室3和煤气发生室6,在煤气发生室的炉壁上开有填煤门和清渣门,煤气发生室的底部设有炉排9,炉排下为储渣室8,储渣室接一次送风管道10,在煤气发生室内设有二次送风管7,所述二次送风管纵向布置在煤气发生室内,在二次送风管上至少开有一个二次送风口5,本实施例中所述二次送风管为三根,每根送风管上至少开有一个二次送风口,各二次风送口均沿炉膛内壁切向设置,各二次风送口设置在不同的水平高度上。
在实际生产中,可以根据需要适当增加或减少二次送风管及二次送风口的数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昌图县锅炉制造厂,未经昌图县锅炉制造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9800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颈酒精灯
- 下一篇:一种楼梯自发电照明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