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救生舱内试验加温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95486.0 | 申请日: | 2011-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928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8 |
发明(设计)人: | 吴文;王善海;黄双虎;周斌涛;李根合;张向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河南省济源市矿用电器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99/00 | 分类号: | G01M99/00;B01L7/00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 42001 | 代理人: | 王敏锋 |
地址: | 430071***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救生 试验 加温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用电气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救生舱内试验加温装置,在救生舱实验保温房中,十二米长,三米宽的一个空间,该加温装置是专门针对救生舱进行高温试验,使救生舱周围均匀的保持在55℃。该加温装置还可以使救生舱内部装修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更好更快的发挥出去,给避难人员提供一个安全的密闭空间。
背景技术
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是在矿山(如煤矿)井下发生火灾、爆炸、煤与瓦斯突出、地下突水等灾害事故时,为无法及时撤离的遇险人员提供一个安全的密闭空间,因此救生舱必须能够抵御高温、爆炸冲击。为了给避难人员一个安全的空间,在救生舱下井之前,必须模仿井下灾难条件,进行高温试验,确保该救生舱在55°C的高温下,坚持8小时以上。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了一种应用于救生舱内试验加温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救生舱周围进行恒温均匀加热,在救生舱试验时,高温试验是一项重要的指标。为了保证在高温试验时,使救生舱周围均匀的保持在55℃。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措施:
一种应用于救生舱内试验加温装置,该加温装置由排风扇、排风扇风机孔、电阻丝、电阻丝固定卡、角钢、加热外壳、加热外壳前门七部分组成。在救生舱保温房左右两边分别布置两台试验加温装置,该加热装置的外壳由钢板Q235焊接成一个固定方框,平放在地面上,加热装置外壳前门由法兰条拼焊成中空的,散发出去的热风从这里散发到各处,后面正中心开一个排风扇风机孔,由四个支架将排风扇固定住风机孔的中心,使排风扇的风量通过这个排风扇风机孔进入试验加热装置中。在距离排风扇风机孔200mm处壳内上下焊接有8根角钢,各角钢距离为50mm,焊接四排,电阻丝固定卡用M4的螺栓固定在角钢上,电阻丝卡在固定卡上,每排固定6个1000W的电阻丝,共20个,安装完成后,接通电源,风机转动产生的风量通过排风扇风机孔进入到加热外壳内,将串联的20根1000W电阻丝产生的热量,经过加热装置的前门吹往救生舱周围,给救生舱周围进行恒温均匀的加热,避免了由于在保温房中直接加热,当外界温度达到55℃时,救生舱外壳吸收的热量远远超过的55℃,使得加热不均匀,试验效果不好。
本实用新型有以下两点技术特征:
1、该加热装置实用性强,结构简单,便于操作,给救生舱进行高温试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于该加温装置通电时,每台20根1000W的电阻丝将释放热量,通过排风扇将大量的热气散发出去,给救生舱周围进行恒温均匀的加热,避免了加热不均匀。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应用于救生舱内试验加温装置示意图。
其中:1-排风扇、2-排风扇风机孔、3-电阻丝、4-电阻丝固定卡、5-角钢、6-加热外壳、7-加热外壳前门。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应用于救生舱内试验加温装置,该加温装置由排风扇1、排风扇风机孔2、电阻丝3、电阻丝固定卡4、角钢5、加热外壳6、加热外壳前门7七部分组成。其特征在于:在救生舱保温房左右两边分别布置两台试验加温装置,该加热装置的外壳5由钢板Q235焊接成一个固定方框,平放在地面上,加热装置外壳的前门7由法兰条拼焊成中空的,散发出去的热风从这里散发到各处,后面正中心开一个排风扇风机孔2,由四个支架将排风扇1固定住排风扇风机孔2的中心,使排风扇1的风量通过这个排风扇风机孔2进入试验加热装置中。在距离排风扇风机孔(2)200mm处壳内上下焊接有8根角钢5,各角钢5距离为50mm,焊接四排,电阻丝固定卡4用M4的螺栓固定在角钢5上,电阻丝3卡在固定卡上,每排固定6个1000W的电阻丝3,共20个,安装完成后,接通电源,风机转动产生的风量通过排风扇风机孔2进入到加热外壳6内,将串联的20根1000W电阻丝3产生的热量,经过加热装置的前门7吹往救生舱周围,给救生舱周围进行恒温均匀的加热,避免了由于在保温房中直接加热,当外界温度达到55℃时,救生舱外壳吸收的热量远远超过的55℃,使得加热不均匀,试验效果不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河南省济源市矿用电器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河南省济源市矿用电器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9548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