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纠偏器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95438.1 | 申请日: | 2011-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896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8 |
发明(设计)人: | 汤交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迅科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23/032 | 分类号: | B65H23/03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维邦知识产权事务所 44269 | 代理人: | 黄莉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纠偏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产线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纠偏器。
背景技术
生产线设备通常设置有纠偏器,例如,卷材生产线上的纠偏器是用于对所生产的卷材在喷涂、印刷、冲切、层合、分切或者其它卷材卷绕过程中进行纠偏,以保持卷材侧面整齐一致,现有的纠偏器包括动力源、纠偏架以及设于动力源与纠偏架之间以驱动所述纠偏架左右移动的传动机构。由于纠偏器在正常工作时,纠偏架左右移动的频率是很高的,而且需要较高的灵敏度与精度。因此,为了保证灵敏度与精度,通常采用滚珠丝杆作为传动机构。然而,滚珠丝杆在高频率正反运转中容易磨损,需要定期维护,且维护费用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稳定、便于维护且灵敏度与精度高的纠偏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纠偏器,包括动力源及由所述动力源间接带动产生位移的纠偏架,所述纠偏器还包括同步转动地装设于所述动力源的输出轴上的主动带轮、与所述主动带轮设于同一平面内的从动带轮以及绕设于所述主动带轮和从动带轮上的同步带;所述纠偏架与所述同步带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纠偏器还包括底座,所述动力源固设于所述底座的第一侧,所述主动带轮、从动带轮可转动地固定于所述底座的第二侧。
进一步地,所述纠偏器还包括底端固定于所述底座的第一侧且顶端支撑于所述纠偏架对应位置的支撑柱。
进一步地,所述主动带轮借助于联轴器连接于所述动力源的输出轴上。
进一步地,所述动力源为步进电机或伺服电机。
进一步地,所述纠偏架借助于一连接器固定于所述同步带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绕设于主动带轮及从动带轮上的同步带传动的方式,克服了现有技术中滚珠丝杆在高频率正反运转中容易磨损,需要定期维护,且维护费用较高的技术缺陷,达到了结构简单、稳定且灵敏度与精度高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纠偏器的俯视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纠偏器的侧视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1及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纠偏器的俯视角度的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纠偏器包括底座10、动力源20、联轴器30及同步带轮40。
底座10为一长方形金属底板,用于固定纠偏器的其他部件。
动力源20固定于所述底座10的第一侧,为可由控制器控制进行转动的步进电机或伺服电机。本实施方式中,所示动力源20采用128细分驱动的步进电机,有效的提高了控制精度,而且能高频率的正反转,控制灵敏度高;且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直流电机属于无碳刷机构,使用寿命长。
同步带轮40包括主动带轮和从动带轮,主动带轮同步转动地装设于所述动力源20的输出轴上,从动带轮与所述主动带轮设于同一平面内,主动带轮和从动带轮可转动地固定于所述底座10的第二侧。
联轴器30连接于所述动力源20输出轴与所述主动带轮之间,用于进行传动。
所述纠偏器还包括同步带50、连接器60、纠偏架70及支撑柱80。
同步带50绕设于所述主动带轮和从动带轮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同步带50,具有免维护、低噪音、使用寿命长的优点。
纠偏架70借助于一连接器60固定于所述同步带50上,具体地,连接器60固设于所述同步带50上半部分、所述主动带轮和从动带轮的中间位置。
纠偏架70大致呈长方形,纠偏架70下底面的对应位置固定连接于所述连接器60。
支撑柱80底端固定于所述底座10的第一侧,顶端支撑于所述纠偏架70对应位置,用于支撑所述纠偏架70以使其保持平衡。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纠偏器的工作过程为:动力源20输出轴转动,通过联轴器30带动所述主动带轮转动,从而带动绕设于所述主动带轮及从动带轮上的同步带50同时转动,并传动给固设于同步带50上的连接器60,再由连接器60传动给相连接的纠偏架70,从而动力源20间接带动纠偏架70产生左右移动,以使纠偏架70进行材料纠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纠偏器可应用于印刷、涂布、卫生巾、纸尿裤、无纺布生产、金属箔、造纸、包装及制管等行业。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迅科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迅科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9543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携式多功能LED灯
- 下一篇:中空板周转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