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常压热水锅炉无效
| 申请号: | 201120193595.9 | 申请日: | 2011-06-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190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8 |
| 发明(设计)人: | 张书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书峰 |
| 主分类号: | F24H1/46 | 分类号: | F24H1/46 |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原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1109 | 代理人: | 曹素珍 |
| 地址: | 475003 河南省开封市开尉路转***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常压 热水锅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锅炉,特别是一种常压热水锅炉,它适用于采暖及沐浴。
背景技术
目前,人们在采暖、沐浴时,曾采用一种常压热水锅炉,该锅炉的炉体为整体式结构,主要由整体式锅壳及其内设置的炉胆,炉胆内有上、中、下三层横水管,位于锅壳上方的烟囱经冲天管与炉胆连通而构成。这种锅炉内的循环水是自下而上经过锅壳与炉胆之间形成的蓄水室及与蓄水室连通的横水管进行循环的,其受热面积小、水容量较大,耗煤多,升温慢。而燃烧室内燃烧火焰直接辐射炉胆,高温烟气向上流动加热横水管后,经冲天管直接进入烟囱排出,烟气流程短,燃烧不充分,很大一部分热量随烟气被排放掉,其热效率较低,而被排放的烟气温度较高,造成能源浪费。并且,当水温过高时,在横水管内容易形成水垢,易造成水管爆裂,会缩短锅炉的使用寿命,给用户带来麻烦及损失。同时,这种锅炉还维修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常压热水锅炉,它能够克服已有技术的不足,可有效地增大锅炉受热面积,使热能得到完全充分地利用,大大地提高热效率;并且,具有安全性能高、排烟温度低、出水速度快、温度高、稳定及流量大的特点;同时,还能有效地节能减排、降耗,具有良好的环保效果。
其解决方案是:锅炉主体由锅炉上体、锅炉下体及换热器可拆卸式连接而构成。而换热器内的水循环通道与锅炉上体和锅炉下体内的水循环通道相连通,又经电动控制阀与供水源相连接,构成锅炉水循环回路。该换热器内的烟气循环通道通过烟囱依次与锅炉上体和锅炉下体内的烟气循环通道连通,又通过排烟管与除尘池连通,构成锅炉烟气循环回路。通过除尘池中的水,可对排放的烟气脱硫除尘。在换热器、锅炉上体及锅炉下体上分别设置有自动安全排气阀,用于随时排放换热器内及锅炉上、下体内的蒸汽和余气。通过电动控制阀可自动控制锅炉的进水和出水。而自动控制装置分别与设置在锅炉上体上的炉顶水温探头、设置在锅炉下体上的出热水温度探头、设置在换热器上的预热水温度探头及与供水源相连接的电动控制阀、以及与同除尘池相连的引风机电连接。通过该自动控制装置可任意设定、调节锅炉内水温,以及自动测试、控制锅炉内水温,还能控制引风机的开启,以及当锅炉内水温超过设定的高温时自动停机与报警提示。
所述锅炉下体由下体外壳及其内设置的下体内胆构成。在下体外壳和下体内胆之间形成的空腔构成锅炉下体水循环通道,并在该空腔内分布有下体竖火管,构成二次燃烧。设置在下体内胆腔体中的下体阻火板,将下体内胆腔体分隔成下层腔体及上层腔体两部分,下层腔体构成一次燃烧室,上层腔体构成三次燃烧室,所述一次燃烧室、二次燃烧室和三次燃烧室
相互连通,构成锅炉下体烟气循环通道。
所述的锅炉上体由上体外壳及其内设置的上体内胆,以及与它们二者相连接的上体封头构成。在上体外壳与上体内胆之间形成的空腔以及与该空腔相连通的上体封头的空腔构成上体水循环通道,并在该上体外壳与上体内胆之间形成的空腔内分布有上体竖火管,构成五次燃烧室。设置在上体内胆腔体中的下层阻火板及上层阻火板,将上体内胆腔体分隔成上体下层腔体构成四次燃烧室,上体中层腔体构成七次燃烧室,上体上层腔体构成六次燃烧室,并且四次燃烧室依次与五次燃烧室、六次燃烧室及七次燃烧室相连通,构成锅炉上体烟气循环通道。
所述的换热器由换热器外壳及其内设置的换热器内胆构成。在该换热器外壳与换热器内胆之间形成的空腔构成三次换热室,位于换热器内胆腔体中的烟囱外管与套装在该烟囱外管中的烟囱之间形成的空腔构成二次换热室,所述烟囱与换热器封头的内腔之间形成的空腔构成一次换热室,且一次换热室依次与二次换热室及三次换热室相连通,构成换热器水循环通道。而该烟囱又与换热器内胆的腔体相连通,构成换热器烟气循环通道。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的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书峰,未经张书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9359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水连接器
- 下一篇:全负荷高效回热及燃煤干燥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