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玻璃器皿沥干架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90374.6 | 申请日: | 2011-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789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1 |
发明(设计)人: | 孙睿;邵红;王长平;李秀霞;崔裕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佳木斯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L9/00 | 分类号: | B01L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4007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玻璃器皿 干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实验室用辅助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玻璃器皿沥干架。
背景技术
实验室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实验教学向学生传授知识是认识世界的方法,在实验室里学习和锻炼是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接受知识,培养能力,进行各方面创新素质教育、训练和提高的一个重要的途径。实验更成为理论研究者的沟通渠道,使其可以在精确可控和可测量的条件下检验理论,这是在经验研究中难以获得的。然而在实验过程中,洗涤和干燥玻璃器皿是关系到实验成败、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是上次实验结束后必须要做的一项收尾工作,也是下次实验前的准备工作。对于不急等用的器皿进行干燥的方法是晾干法,即洗净器皿后在无尘处倒置沥去水分,然后自然干燥。但在清洗大量器皿时,器皿冲洗过后要运输到无尘台面上,运输过程繁琐;干燥过程中大量水分流到台面或地面,很不卫生;各种器皿摆放在台面上,十分不整齐。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公开一种移动、使用方便、可充分沥干的玻璃器皿沥干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玻璃器皿沥干架,由框架、上层沥干网、中层沥干网、下层沥干网、导液盘、导液管、把手和万向轮组成,上层沥干网、中层沥干网和下层沥干网通过导轨与框架连接,上层沥干网、中层沥干网和下层沥干网设置有把手,框架的底部安装有导液盘,导液管与导液盘连接,框架底部的四个角上分别安装有万向轮。
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解决了实验室内清洗器皿后存在的晾放不易、影响室内整洁等问题,放置平稳、存取方便、洁净卫生、整齐美观,既便于实验操作,提高实验室工作效率,又节省空间,美化环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框架,2、上层沥干网,3、中层沥干网,4、下层沥干网,5、导液盘,6、导液管,7、把手,8、万向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玻璃器皿沥干架,由框架、上层沥干网、中层沥干网、下层沥干网、导液盘、导液管、把手和万向轮组成,上层沥干网、中层沥干网和下层沥干网通过导轨与框架连接,上层沥干网、中层沥干网和下层沥干网设置有把手,框架的底部设置有导液盘,导液管与导液盘连接,框架底部的四个角上分别设置有万向轮。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可移动、可抽拉、多层架、不同规格沥干网口及排水通道设计,设计合理,结构简单,解决实验室内清洗器皿后存在的晾放不易、影响室内整洁等问题,实现培养皿、玻片、移液管、试管、锥形瓶、烧杯、量筒、容量瓶、漏斗等玻璃、陶瓷、金属、塑料和橡胶等不同材质各种形状尺寸的器皿干燥过程中的平稳放置、存取方便、洁净卫生、整齐美观,既便于实验操作,提高实验室工作效率,又节省空间,美化环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佳木斯大学,未经佳木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9037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虚劳症的中药组合物
- 下一篇:一种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病的中药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