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插板连接组件和输电线路钢管塔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89123.6 | 申请日: | 2011-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277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23 |
发明(设计)人: | 邢海军;李茂华;田璐;袁骏;陈海波;张甲雷;王宁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12/08 | 分类号: | E04H12/08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王朝辉 |
地址: | 100085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插板 连接 组件 输电 线路 钢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电线路钢管塔中的插板连接构造,特别是,涉及一种插板连接组件。
背景技术
常用于连接输电线路钢管塔的十字形插板的连接组件是八个条形板。图1(a)-(h)为现有技术中采用八个条形板连接的十字形插板结构示意图。在图1(a)-(h)中,包括两个成十字形布置成节点板接头的节点板3和4和两个成十字形布置成插板接头的插板5和6,节点板接头和插板接头通过条形板9采用螺栓连接在一起。十字形插板与钢管2连接的连接组件是十字形插板节点承载的薄弱部位,连接组件受到压力和弯矩的作用较易发生屈曲。用于十字形插板连接的八个条形板9在对接接口处较易发生弯曲破坏,其原因主要是十字形插板连接空隙处刚度相对较弱并且连接组合的整体受力协调性较差。
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插板连接组件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任何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插板连接组件,以实现连接简单、结构受力协调性好、稳定性强以及成本节省的要求。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插板连接组件,包括两个成十字形布置成节点板接头的节点板和两个成十字形布置成插板接头的插板,节点板接头和插板接头通过连接构件采用紧固件对接连接在一起,该连接构件包括两个、三个或四个角状件,其中该两个角状件关于插板连接组件的中心对称布置。
优选地,角状件是角钢。
优选地,紧固件是螺栓。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输电线路钢管塔,该输电线路钢管塔的钢管间通过根据上述插板连接组件相互连接,该插板连接组件的节点板接头的两个节点板成十字形焊于一个钢管,该插板连接组件的插板接头的两个插板成十字形焊于另一个钢管。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点在于,由于十字形插板连接节点的整体承载力主要受连接组件的形式和刚度的影响。相对于采用八个条形板连接的十字形插板连接节点,本实用新型在采用角钢或弯折板连接时,具有连接简单、结构受力协调性好、稳定性强以及角钢或弯折板受力充分的优点。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且连同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参照附图,根据下面的详细描述,可以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其中:
图1(a)-(h)是示出现有技术的插板连接组件的示意图,其中,图1(a)为该插板连接组件的正视图,图1(b)为图1(a)的D-D剖视图,图1(c)为图1(a)的插板连接组件在去除节点板3、4和钢管2之后的视图,图1(d)、图1(e)和图1(f)分别为图1(c)的A-A剖视图、B-B剖视图和C-C剖视图,图1(g)和图1(h)分别为该插板连接组件中的条形板9的正视图和侧视图。
图2(a)-(h)是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用于输电线路钢管塔的插板连接组件的示意图,其中,图2(a)为该插板连接组件的正视图,图2(b)为图2(a)的D-D剖视图,图2(c)为图2(a)的插板连接组件在去除节点板3、4和钢管2之后的视图,图2(d)、图2(d)和图2(f)分别为图2(c)的A-A剖视图、B-B剖视图和C-C剖视图,图2(g)和 图2(h)分别为该插板连接组件中的角钢7的正视图和侧视图。
图3是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实施例的插板连接组件示意性示意图。
图4是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实施例的插板连接组件的示意图。
图5是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实施例的插板连接组件的示意图。
图6是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实施例的插板连接组件的示意图。
图7是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实施例的插板连接组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未经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8912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紧凑结构杆塔
- 下一篇:立体车库载车板升降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