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止空气回流的风道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88491.9 | 申请日: | 2011-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329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1 |
发明(设计)人: | 李江涛;柳公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L9/00 | 分类号: | F23L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翁若莹;柏子雵 |
地址: | 200245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止 空气 回流 风道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止空气回流的风道装置,属于电站锅炉风道装置领域。
背景技术
在电站煤粉锅炉中,燃烧器的煤粉喷嘴处经常采用环向的二次风包围煤粉一次风气流一起送入炉膛。而常规的二次风风道没有特别的防止炉内烟气和煤粉一次风气流回流反串至大风箱的具体措施。这样一旦出现一些极端工况,势必造成煤粉气流或烟气反串进风道,可能会发生再燃或爆炸等危险。
在传统的“W”火焰煤粉锅炉中,由于煤粉喷嘴经常采用预热型喷嘴,这样煤粉喷嘴远远的缩在周界风(二次风)喷嘴之后,这样的结构非常容易使烟气和煤粉一次风气流回流反串,造成危险。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的调节杆装置,能够适应更多的煤粉喷嘴的燃烧调节作用,同时优化调节杆的外形结构,使其结构更加合理。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防止空气回流的风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风道后部、风道中部、风道前部及风道前部扩流嘴,风道后部、风道中部、风道前部、风道前部扩流嘴按照从煤粉喷嘴到大风箱的方向依次连接,其中,风道后部及风道前部分别由一段锥体和一段直段组成,风道后部的锥体段的角度α的范围为90°>α>0°,风道前部的锥体段的角度β的范围为90°>β>0°,风道前部扩流嘴的扩流角的角度γ的范围为180°>γ>0°。
进一步,在所述风道中部和所述风道前部分别安装了至少一个测压装置。
所述测压装置连接气流流量和流速控制系统。
在所述风道后部、或风道中部、或风道前部、或风道前部扩流嘴上设有一风道固定装置,风道固定装置固定在大风箱上。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采用这种防止空气回流的风道装置,可以防止煤粉喷嘴外围的二次风道内烟气和煤粉一次风气流的回流反串,提高了设备的安全性,同时,这种风道装置可以更加完善的保证二次风气流的流量和流速,到达精确稳定配风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中一种防止空气回流的风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2中一种防止空气回流的风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风道后部 2 风道中部
3 风道前部 4 风道前部扩流嘴
5 测压装置 6 风道固定装置
7 煤粉喷嘴 8 大风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更明显易懂,兹以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为一种防止空气回流的风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的防止空气回流的风道装置由风道后部1,风道中部2,风道前部3,风道前部扩流嘴4组成。风道后部1、风道中部2、风道前部3、风道前部扩流嘴4按照从煤粉喷嘴7到大风箱8依次连接。其中,风道后部1由一段锥体和一段直段组成,锥体的角度α(α=18°);风道前部3由一段锥体和一段直段组成,锥体的角度β(β=40°);风道前部扩流嘴4的扩流角的角度γ(γ=60°);同时,在风道中部2和风道前部3 分别安装了1个测压装置5,在风道前部3上有一个风道固定装置6固定在大风箱8上。
这种防止空气回流的风道装置可以使大风箱内的二次风沿着单一方向通入煤粉燃烧器中,防止煤粉喷嘴外围的二次风道内烟气和煤粉一次风气流的回流反串,提高了设备的安全性。同时,通过风道中部和前部的测压装置的测量结果控制风道装置内气流的流量和流速,到达精确稳定配风的作用。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为一种防止空气回流的风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的防止空气回流的风道装置由风道后部1,风道中部2,风道前部3,风道前部扩流嘴4组成。风道后部1、风道中部2、风道前部3、风道前部扩流嘴4按照从煤粉喷嘴7到大风箱8依次连接。其中,风道后部1由一段锥体和一段直段组成,锥体的角度α(α=25°);风道前部3由一段锥体和一段直段组成,锥体的角度β(β=30°);风道前部扩流嘴4的扩流角的角度γ(γ=90°);同时,在风道中部2和风道前部3 分别安装了2个测压装置5,在风道前部3上有一个风道固定装置6固定在大风箱8上。
这种防止空气回流的风道装置可以使大风箱内的二次风沿着单一方向通入煤粉燃烧器中,防止煤粉喷嘴外围的二次风道内烟气和煤粉一次风气流的回流反串,提高了设备的安全性。同时,通过风道中部和前部的测压装置的测量结果控制风道装置内气流的流量和流速,到达精确稳定配风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8849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一体式输出件的整流板结构
- 下一篇:一种端盖与机壳的密封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