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流化风帽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88391.6 | 申请日: | 2011-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329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1 |
发明(设计)人: | 王伟;朱姗;叶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C10/20 | 分类号: | F23C10/20;B01J8/24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翁若莹 |
地址: | 200245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流化 风帽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流化风帽,用于流化床锅炉或流化床反应器的流化布风装置,属于流化床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布风装置是循环流化床锅炉实现流态化燃烧的关键设备,是循环流化床锅炉空气供给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流化质量和锅炉稳定运行。国内循环流化床锅炉应用最普遍的是风帽式布风装置。风帽起着均匀布风、改变气流风向和提高气流速度的作用,是炉内高温高磨损下的易损部件。循环流化床锅炉流化风帽的质量直接影响流化床锅炉的流化工况和燃烧的稳定性,是循环流化床锅炉安全运行的保证。
现有的流化床风帽包括蘑菇型风帽、S形风帽、钟罩式风帽、定向风帽、T形风帽等。但在实际运行中,各种风帽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主要集中在运行过程中发生磨损、漏床料、堵塞或风帽的阻力特性不佳会影响锅炉的均匀流化。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易漏渣、不易堵塞、磨损轻的流化风帽。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流化风帽,其特征在于,包括进风管以及套设于进风管端口外侧的风帽外罩,进风管上设有第一喷口,风帽外罩上设有第二喷口,进风管与风帽外罩之间的区域形成风道。
优选地,所述的进风管从上到下依次包括上部、过渡部分以及下部,所述的上部和下部皆与进风管的内壁紧密连接,所述的第一喷口设于过渡部分上。第一喷口的个数可以根据不同的布风要求设置,可以单层或多层布置。在同一水平高度上的第一喷口可均匀布置或任意布置。
优选地,所述的第一喷口共有至少两个,第一喷口位于进风管内壁一端的高度高于位于进风管外壁一端的高度。
优选地,所述的第一喷口的中心线与进风管的中心线的夹角α为20°~80°。
优选地,所述的第二喷口设于风帽外罩的下部,共有至少两个,第二喷口沿风帽外罩的圆周方向均匀布置。
优选地,所述的第二喷口位于风帽外罩内壁一端的高度高于其位于风帽外罩外壁一端的高度。
优选地,所述的第二喷口的中心线与风帽外罩水平线的夹角β为10°~60°。
优选地,所述的风帽外罩的外壁上部连接防磨套管,外壁中部和下部的外侧设有环形肋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进风管上部多方位的喷口布置,可设计成不同角度的喷口轴线,形成合适的喷口出气流动量,提高流化质量;通过风帽外罩上倾斜喷口的设置,出风口处夹杂的较大灰粒在重力作用流到外罩外部,减少较大灰粒的堵塞,同时也避免气流冲刷相邻风帽,减少了风帽的磨损;防磨套管或环形肋片的使用也相应增强了风帽抗磨损的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流化风帽结构示意图;
图2为覆盖防磨结构的流化风帽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为流化风帽结构示意图,所述的流化风帽包括进风管2以及套设于进风管2端口外侧的风帽外罩1,进风管2上设有第一喷口3,风帽外罩1上设有第二喷口4,进风管2与风帽外罩1之间的区域形成风道。所述的进风管2从上到下依次包括上部、过渡部分以及下部,所述的上部和下部皆与进风管2的内壁紧密连接,所述的第一喷口3设于过渡部分上。所述的第一喷口3共有两个,单层、均匀布置,其位于进风管2内壁一端的高度高于位于进风管2外壁一端的高度。所述的第一喷口3的中心线与进风管2的中心线的夹角α为45°。所述的第二喷口4设于风帽外罩1的下部,共有四个,第二喷口4沿风帽外罩1的圆周方向均匀布置。第二喷口4倾斜设置,其位于风帽外罩1内壁一端的高度高于其位于风帽外罩1外壁一端的高度。的第二喷口4的中心线与风帽外罩1水平线的夹角β为20°。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为覆盖防磨结构的流化风帽结构示意图,所述的覆盖防磨结构的流化风帽包括进风管2以及套设于进风管2端口外侧的风帽外罩1,进风管2上设有第一喷口3,风帽外罩1上设有第二喷口4,进风管2与风帽外罩1之间的区域形成风道。所述的进风管2从上到下依次包括上部、过渡部分以及下部,所述的上部和下部皆与进风管2的内壁紧密连接,所述的第一喷口3设于过渡部分上。所述的第一喷口3共有四个,双层布置,每两个为一层,其位于进风管2内壁一端的高度高于位于进风管2外壁一端的高度。所述的第一喷口3的中心线与进风管2的中心线的夹角α为30°。所述的第二喷口4设于风帽外罩1的下部,共有六个,第二喷口4沿风帽外罩1的圆周方向均匀布置。第二喷口4倾斜设置,其位于风帽外罩1内壁一端的高度高于其位于风帽外罩1外壁一端的高度。的第二喷口4的中心线与风帽外罩1水平线的夹角β为15°。风帽外罩1的外壁上部连接防磨套管5,外壁中部和下部的外侧设有环形肋片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8839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有旋转叶片的调节杆装置
- 下一篇:一种交直两用的手机电源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