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镜防雨清洁用具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87742.1 | 申请日: | 2011-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890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8 |
发明(设计)人: | 刘成益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成益 |
主分类号: | B60S1/30 | 分类号: | B60S1/30;B60S1/6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0003 福建省福州市鼓楼***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雨 清洁 用具 | ||
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属于交通运输领域,具体涉及雨滴遮挡车镜使司机视野不清的问题。
背景技术在雨天,有许许多多细小的雨滴附着在后视镜和两侧窗镜上,从而使司机两侧、后方的视野模糊(正前面镜由于雨刮器的反复擦拭,视野还是比较清晰的),这尤其给倒车、转弯带来很大的困难,甚至会引发交通事故。目前已有针对这一问题的专利有:
1多功能车辆后视镜防雨保洁装置(授权国家:中国,公开日:2005-03-23,申请号:CN200410009399.6,公开号:CN1597402)。该发明涉及一种解决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因雨天、浓雾、结霜、灰尘导致后视镜效果降低,轮胎亏气的多功能车辆后视镜防雨保洁装置,特点是:它由车辆电瓶,空气压缩机、储气罐、电加热器、电控阀门、水壶、水泵、导管、爪形鸭嘴式转向出口管、手动阀门构成,高压气体或高压热风通过导管从后视镜和侧取景窗玻璃上的爪形鸭嘴式转向出口管喷出,附着的雨水、雾气、冰霜迅速除掉,可启动水泵开关短时间内喷射出液体清理后视镜及取景窗口灰尘,然后再用高压风进行清理,打开主导管上的手动阀门可给轮胎充气。该装置的确能起到防雨保洁的效果,但是,它由多个结构装置组成,安装繁琐,既耗水又耗电增加了成本,而且随时有发生系统故障导致不能使用的可能。
2汽车后视镜防雨遮光饰边(授权国家:中国,公开日:2006-04-05,申请号:CN200520028225.4,公开号:CN2769122)。该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后视镜防雨遮光饰边,其具有一饰边,该饰边的轮廓形状与所匹配的汽车后视镜的轮廓形状相同,饰边的后方设有插接板,该插接板插置于汽车后视镜镜片与汽车后视镜本体的缝隙中,插接板的外侧为粘接面,该粘接面与汽车后视镜本体内侧粘接;饰边的上方向外延伸设置有一防雨遮光板,本实用新型插接并固定于汽车后视镜后,使汽车后视镜具有防雨及遮光的功能,并增加了汽车后视镜的视觉美感。但是,有与车辆外后视镜防雨装置一样的缺陷,即大风、大雨、车辆高速行驶的情况下很难再起到防雨效果。
3车辆外后视镜防雨装置(授权国家:中国,公开日:2008-08-13,申请号:CN200720175065.5,公开号:CN201099206)。该实用新型是一种车辆外后视镜防雨装置,其结构包括防雨帽及锁紧机构。防雨帽由帽体、帽檐组成,帽体是以后壁为基础,由上壁、下壁、左侧壁、右侧壁合围构成,下壁末端向上弯曲所形成的折边,与下壁、后壁共同形成一个形状类似“J”下端的浅槽;上壁的厚度厚于下壁,帽檐与帽体上壁自然弧度过渡连接,与水平面成3~20°角度;防雨帽上设置有相对应的孔和槽;锁紧机构通过孔和槽将防雨帽安装固定到后视镜壳体上。该装置的确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防止雨雪滴落在后视镜镜面上,改善司机视野的效果,目前,市场有一种叫后视镜遮雨挡的产品便与该专利阐明的原理类似。但是,该实用新型或产品也有其存在的缺点,如:需要拆装,比较繁琐,长期使用存在老化变色、影响美观的可能。更重要的是在大风、大雨、车辆高速行驶的情况下很难再起到防雨效果。
此外,目前市场上,有些车辆配备了后视镜加热功能,在雨天、雾天启动这一加热设备,不久后视镜就会干燥,观察后部两侧视野变得清晰。但大多车辆没有配备后视镜加热功能,所以此应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经观察实践,这个功能并非尽如人意,特别在下雨的时候,根本来不及蒸发雨水,并且耗电。
以上每种专利或产品的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防雨滴附着的作用,可是也有自身的一些缺陷,据观察,都没有被大量的推广应用到人们的生活中。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装置、技术中使用繁琐、成本高而提供的一种新用具。该用具可以有效防止车后视镜和两侧窗镜由于雨滴附着而引起的司机视野不清问题。操作简单、成本低廉,即使在大风、大雨、高速行驶的情况下也能轻松除雨,司机视野清晰透明。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措施来达到,其特征在于:由双磁同步擦拭用具和长杆擦拭用具组成,双磁同步擦拭用具分为内磁具(5)和外磁具(6)两块,皆由塑料外壳(1)、强力磁铁(2)和绒布擦(3)组成,塑料外壳(1)包住磁铁,露出的磁铁底部粘贴有绒布擦(3);长杆擦拭用具由海绵擦(7)、角度调节钮(8)、内杆(9)、外杆(10)组成,外杆(10)套于内杆(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成益,未经刘成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8774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动公交车电池快换系统
- 下一篇:工程车辆独立式翻车保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