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粘度润滑油专用润滑工具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87485.1 | 申请日: | 2011-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184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8 |
发明(设计)人: | 周铁柱;张丰立;陈洪;王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中孚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N9/00 | 分类号: | F16N9/00;F16N23/00 |
代理公司: | 郑州红元帅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7 | 代理人: | 徐皂兰 |
地址: | 451200 河南省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粘度 润滑油 专用 润滑 工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润滑工具,特别是涉及一种高粘度润滑油专用润滑工具,适用于各种不同性能的高粘度润滑油。
背景技术:
由德国爱立许公司生产的强力冷却机的盘驱动减速机,由于其安装在转盘底部且紧贴转盘,润滑油加注口处于减速机与转盘形成的狭小空间内,且润滑油加注口口径小,因没有工作位置,不容易接近减速机进行润滑作业,加上该减速所使用的高粘度润滑油,流动性极差,导致每次更换或加注润滑油时,工作难度大,需要时间长;由美国申克公司生产的配料秤的减速机,由于其润滑油加注口口径小,且减速机所使用的高粘度润滑油,流动性极差,导致每次更换或加注润滑油时,工作难度大,需要时间长;成型车间用于物料输送的皮带输送机的电动滚筒,由于其润滑油加注口口径小、加油口位置不好,且电动滚筒所使用的高粘度润滑油流动性差,导致每次更换或加注润滑油时,工作难度大,需要时间长。而这些设备的安装位置、使用的润滑油以及润滑油加注口均是在设计及施工时已经定型的,现场操作时无法进行调整。
但在生产过程中,却需要定期进行合理的润滑,才能保证设备的安全、高效运行,这给企业生产带来了一定的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制造一种设计新颖、结构合理、可移动使用并独立对使用各种高粘度润滑油的设备进行快速、有效润滑的装置,以达到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保证设备润滑性能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高粘度润滑油专用润滑工具,包括一个压力油桶和一套压缩空气系统装置,所述压力油桶上设置有润滑油入口、润滑油出口和卸油口,其中,压缩空气系统装置设置在压力油桶上方,压力油桶上还设置有压缩空气入口,压缩空气入口上设有螺纹式快速接头, 压缩空气入口通过螺纹式快速接头与压缩空气系统装置连接,润滑油出口上部设有润滑油出口螺纹式接头,润滑油出口下部与润滑油管连接。
所述润滑油出口、压缩空气入口、润滑油入口和卸油口均设置有铜球阀。
所述压力油桶上设置有移动手柄,压力油桶下面设置有移动脚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可独立对使用各种高粘度润滑油的设备进行快速、有效的润滑,从而使设备磨损减小,提高设备的安全性能,提高工作效率。
2、本实用新型的高粘度润滑油润滑装置,它能够避免一些设备因使用的润滑油粘度大、安装位置以及作业空间等特殊工况的制约,独立地对设备进行快速的润滑,保证设备的润滑质量,进而提高工作效率
3、本实用新型靠近上方的位置设置有移动手柄、下面设置有移动脚轮,能够移动使用,操作简单方便,且加工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由图1可以看出,一种高粘度润滑油专用润滑工具,包括一个压力油桶5和一套压缩空气系统装置10,所述压力油桶5上设置有润滑油入口4和卸油口6,所述压缩空气系统装置10设置在压力油桶5上方,压缩空气系统装置10包括压缩空气入口3和润滑油出口1,压缩空气入口3上设有螺纹式快速接头2, 压缩空气入口3通过螺纹式快速接头2与压缩空气系统装置10连接,润滑油出口1上部设有润滑油出口螺纹式接头11,润滑油出口1下部与润滑油管8连接;润滑油出口1、压缩空气入口3、润滑油入口4和卸油口6的位置处均设置有一个铜球阀;所述压力油桶5靠近上方的位置设置有移动手柄9,压力油桶5下面设置有移动脚轮7。
工作时,关闭卸油口6处的铜球阀,打开润滑油入口4的铜球阀,并通过润滑油入口4向压力油桶5内添加所使用的润滑油,添加至所需的量后,关闭润滑油入口4的铜球阀;打开润滑油出口1处的铜球阀,缓慢开启压缩空气入口3处的铜球阀,润滑油在压力的作用下,将通过润滑油管8形成的润滑油通道、再经过润滑油出口1进入到相应的需要润滑的设备内。当润滑工作结束后,如果压力油桶5内还有剩余的油,可打开卸油口6处的铜球阀进行卸油。
改变润滑油入口和润滑油出口的位置、改变润滑油卸油阀的位置以及改变润滑油管的位置,可以组成多个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常见变化范围,在此不一一详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中孚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河南中孚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8748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