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载无线红外耳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187143.X | 申请日: | 2011-05-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038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04 |
| 发明(设计)人: | 郑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绅乐电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R1/10 | 分类号: | H04R1/1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5202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载 无线 红外 耳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应用于旅游大巴、面包车或者轿车等各类客车的车载多媒体娱乐装置,尤其指一种车载无线红外耳机的制造结构技术。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城际间高速公路网络的建设,诸多旅游大巴、面包车或者轿车内的车载多媒体娱乐装置日趋高档,例如在头枕位置的后方安装了影视播放器,或者在轿车中控台安装影视播放器,乘客可以自行选择存储在其中的所喜欢影视节日,或者观看电视了解新闻,以消磨旅途疲劳、打发时间;但是由于影视播放器发出的声音会严重干扰驾驶员的正常行驶,为了行驶安全,部分乘客选择了戴耳机来欣赏影视节目。由于传统耳机设有较长的连接线,容易与车辆部件和人体发生缠绕,故也存在有一定的安全隐患;所以目前在各类客车中配备的多数为无线红外耳机,具有携带方便、使用安全的特点。但目前广泛使用的无线红外耳机普遍存在佩戴舒适性差、头型贴合度低、功能简单和外型庞大存放不便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车载无线红外耳机存在的佩戴舒适性差、头型贴合度低、功能简单和外型庞大存放不便的缺陷和不足,向社会提供一种具左右旋转耳壳、自动识别关机、外观时尚简洁的高品质车载无线红外耳机,广泛适用于旅游大巴、面包车或者轿车等各类客车配备使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车载无线红外耳机,包括连接左耳壳和右耳壳成一体的头戴,所述左耳壳和右耳壳的内侧均设有耳套;所述左耳壳和右耳壳顶部均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端部嵌设于所述头戴两端内侧的滑槽内,所述伸缩杆杆部外形与所述头戴两侧下端的导套内腔相吻合,所述右耳壳外表分别设有电源开关、音量调节钮和电源指示灯;所述左耳壳的罩盖内设有电池板、集成电路板和喇叭;所述左耳壳和右耳壳顶部均经由旋转装置与所述伸缩杆下端相连接。
所述旋转装置包括固定于所述左耳壳或者右耳壳的转套,所述转套的顶端设中心孔并套接于所述伸缩杆下端枢轴,所述枢轴设有径向环槽;与所述径向环槽相对应的所述转套内腔设有径向限位挡片。
所述枢轴的径向环槽开启180弧度。
本实用新型车载无线红外耳机,配戴时可以根据自身头型自行调节左耳壳和右耳壳两端的伸缩杆长度,以贴合不同头型、提高舒适度;使用时,设于集成电路板内的声频搜索器启动并捕捉讯号,分别经由左耳壳和右耳壳的耳套发出声音;乘客也可以通过音量调节钮来设定音量,以达到最佳的适听度;集成电路板内也可以加装一个自动闭路装置,当声频搜索器在几分钟内无法正常捕捉到声频讯号时自动断开电源、节约电池板电能。本产品在存放或者包装待售状态时,可以将左耳壳和右耳壳折弯旋转90度处于同一平面状态,以缩小存放或者包装盒体空间。较现有技术产品相比较,本产品具有结构简单、操作简捷、外观时尚和配戴舒适的优点,广泛适用于旅游大巴、面包车或者轿车等各类客车配备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外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左右耳壳旋转后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耳壳旋转装置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是另一视角的耳壳旋转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旋转装置部件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车载无线红外耳机,包括连接左耳壳2和右耳壳3成一体的头戴1,所述左耳壳2和右耳壳3的内侧均设有耳套4,所述耳套4采用进口蛋白皮和真空记忆棉制成,不仅柔软舒适,而且还能有效阻挡外界杂音进入,并防止耳部皮肤过敏,大大提高佩戴舒适感;所述右耳壳3外表分别设有电源开关5、音量调节钮6和电源指示灯7;所述左耳壳2的罩盖12内设有电池板22、集成电路板14和喇叭15;所述左耳壳2和右耳壳3顶部均连接有伸缩杆9,所述伸缩杆9的端部11嵌设于所述头戴1两端内侧的滑槽10内,所述伸缩杆9杆部外形与所述头戴1两侧下端的导套8内腔相吻合,以有效确保所述左耳壳2和右耳壳3的上下自由伸缩调节高度,提高与不同头型的贴合度,广泛适于不同乘客需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绅乐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宁波绅乐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8714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PKI技术的物联网认证系统
- 下一篇:单人操作洗眼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