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空调用离心造雾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86107.1 | 申请日: | 2011-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260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25 |
发明(设计)人: | 张福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水雾山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3/00 | 分类号: | F24F13/0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诚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5209 | 代理人: | 方惠春;戚东升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调用 离心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空调用离心造雾装置,按国际专利分类表(IPC)划分属于降温空调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单冷式空调用离心造雾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空调室内机和室外机两部分组成,并使用制冷剂氟利昂状态转化达到调节空气温度之目的。然而,传统的空调结构复杂,室内机必须在密闭的空间降温,它只可以把室内的空气内部循环,不能达到空气转换的效果,并且降温使用的制冷剂氟里昂(CFC),破坏大气层中的臭氧层,而且传统空调运行时耗电量大,使用成本高。
发明人基于环保理念的创新,创作出新型空调,常温水转化为水雾与室外空气混合形成低温雾气并排入到室内达到降温效果。造雾多用于景观造雾或大型假山造雾,而在上述空调中将常温水转化为水雾的小型造雾设备,申请之前相关未曾有披露。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喷雾量大、雾化均匀的空调用离心造雾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空调用离心造雾装置,其安装于空调壳体内,具有水路入口与常温自来水相通,具有雾气出口与空调内雾化腔相通,包括高速转盘及设置于转盘周侧的环形挡板,环形挡板与转盘边缘之间有间距,高速转盘旋转的水流飞撞到环形挡板转化为微细水粒进而形成雾气。
进一步,所述的高速转盘中心位置为水路入口,转盘上等分设有三条分散流道与水路入口相通。
进一步,所述的分散流道中间部分弯曲。
进一步,所述的环形挡板周向设有若干出口,各出口与雾气出口相通。
本实用新型水流经过高速转盘旋转产生具有较大离心力的水流,飞撞到雾环形挡板上破散成许多直径只有5-10微米的雾粒,雾粒扩散到雾化腔中,与热空气充分混合并汽化,吸收部分热量从而使温度降低形成低温雾气,输送到室内大气中达到降温效果。
本实用新型应用在雾化空调中,对水质、水压无特殊要求;具有结构合理、喷雾量大,雾粒细小、雾化均匀、适应性强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请参阅图1,一种空调用离心造雾装置,其安装于空调壳体内,具有水路入口3与常温自来水相通,具有雾气出口与空调内雾化腔相通,包括高速转盘1及设置于转盘周侧的环形挡板2,环形挡板2与转盘1边缘之间有间距,高速转盘1旋转的水流飞撞到环形挡板2转化为微细水粒进而形成雾气。所述的高速转盘中心位置为水路入口3,转盘上等分设有三条分散流道121、122、123与水路入口相通,分散流道中间部分弯曲。环形挡板2周向设有若干出口20,各出口与雾气出口相通。
本实用新型水流经过高速转盘旋转产生具有较大离心力的水流,飞撞到雾环形挡板上破散成许多直径只有5-10微米的雾粒,雾粒扩散到雾化腔中,与热空气充分混合并汽化,吸收部分热量从而使温度降低形成低温雾气,输送到室内大气中达到降温效果。
以上所记载,仅为利用本创作技术内容的实施例,任何熟悉本项技艺者运用本创作所做的修饰、变化,皆属本创作主张的专利范围,而不限于实施例所揭示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水雾山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水雾山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8610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