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铸管管模修复回火消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85014.7 | 申请日: | 2011-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313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1 |
发明(设计)人: | 刘树良;韦良义;王志刚;苟克明;陈果;詹志林;鲜其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川建管道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9/08 | 分类号: | C21D9/08;B22D13/10 |
代理公司: | 成都博通专利事务所 51208 | 代理人: | 谢焕武 |
地址: | 61123***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管 修复 回火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铸管管模修复回火消应装置。
背景技术
在球墨铸铁管的生产过程中,水冷法工艺中使用的管模再生产一定数量的铸管后需要进行修复处理,特别是在管模中后期易出现裂纹等缺陷,需要进行车削、堆焊处理,在堆焊的过程中需要加热消除应力的处理,再机械加工的过程中俗称回火消应。回火消应在管模修复工艺中须预热,在目前国内乃至整过全球的球墨铸铁管生产的同行业中的常常采用常规加热方式,只能勉强满足预热作用,但是热效低、温度也低,根本无法消除管模堆焊时产生的焊接应力,致使管模焊层寿命降低,增加了管模的生产成本。
因此,急需提供一种铸管管模修复回火消应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热效果好、热效高、能消除焊接应力、节约能源并能提高管模堆焊层寿命的铸管管模修复回火消应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铸管管模修复回火消应装置包括回火消应基体,其特征是所述回火消应基体具有环状预热外壳、加热烧嘴和管件轴向滚动驱动装置,所述环状预热外壳内具有预热保温层,所述加热烧嘴延伸至环状预热外壳内,所述加热烧嘴朝向环状预热外壳的轴心,所述管件轴向滚动驱动装置位于环状预热外壳一侧。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加热烧嘴可以由第一加热烧嘴单元、第二加热烧嘴单元和第三加热烧嘴单元构成,所述第一加热烧嘴单元、第二加热烧嘴单元和第三加热烧嘴单元均穿过环状预热外壳位于环状预热外壳内。
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构思是:
在多年的离心球墨铸铁管生产过程中,经过不断摸索总结与实践操作,制作出一种预热机构不但加热效果好,热效高,并能消除焊接应力且节约能源,使管模堆焊层寿命提高3-5倍,经济效益明显。
在球墨铸铁管的生产过程中,水冷法工艺中使用的管模在生产一定数量的铸管后需要进行修复处理,特别是在管模中后期易出现裂纹等缺陷,需要进行车削、堆焊处理,在堆焊的过程中需要加热消除应力的处理,再机械加工的过程中俗称回火消应。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多年的离心球墨铸铁管生产过程中,经过不断摸索总结与实践操作,制作出一种加热消应机构不但加热效果好,热效高,并能消除焊接应力且节约能源,使管模堆焊层寿命提高3-5倍,经济效益明显。
操作步骤:首先将管模放置于管模堆焊床上,根据管模规格选择保温罩,放置好加热烧嘴,再将保温加热装置放置于可调节支撑平车上,送到管模需作业段,关上两侧活动门,接好气管就可以加热升温了。根据工艺要求调整火焰大小和开头即可。大规格管模还可以采用内外加热的方式。
与前述现有同类产品相比,本实用新型的铸管管模修复回火消应装置热效果好、热效高、能消除焊接应力、节约能源并能提高管模堆焊层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内容结合以下实施例作更进一步的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内容不仅限于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内容。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中铸管管模修复回火消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铸管管模修复回火消应装置,包括回火消应基体,其特征是所述回火消应基体具有环状预热外壳1、加热烧嘴和管件轴向滚动驱动装置2,所述环状预热外壳1内具有预热保温层3,所述加热烧嘴延伸至环状预热外壳1内,所述加热烧嘴朝向环状预热外壳1的轴心,所述管件轴向滚动驱动装置2位于环状预热外壳1一侧。
本实施例中所述加热烧嘴由第一加热烧嘴单元4、第二加热烧嘴单元5和第三加热烧嘴单元6构成,所述第一加热烧嘴单元4、第二加热烧嘴单元5和第三加热烧嘴单元6均穿过环状预热外壳1位于环状预热外壳1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川建管道有限公司,未经四川省川建管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8501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LED路灯
- 下一篇:新型高炉煤气放散及自动点火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