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液晶显示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84740.7 | 申请日: | 2011-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759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14 |
发明(设计)人: | 赵卫杰;时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G3/36 | 分类号: | G09G3/3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申健 |
地址: | 100176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晶显示 模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晶显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液晶显示模块。
背景技术
目前大多数液晶显示模块的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多个呈矩阵状分布的像素单元1、多个栅极驱动器3和源极驱动器2、多行扫描线与多列数据线,为保证每个像素单元能够正常被驱动,每行像素单元通过一行扫描线连接一个栅极驱动器,且每列像素单元通过一列数据线连接一个源极驱动器。
由于源极驱动器集成电路(Source Driver Integrated Circuit,简称Source Driver IC)的成本较高,制作工艺复杂、难度较大,且现有技术的液晶显示模块使用了较多的源极驱动器集成电路和栅极驱动器集成电路(Date Driver Integrated Circuit,简称Date Driver IC),因此,相对成本也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液晶显示模块,能够减少源极驱动器集成电路和栅极驱动器集成电路的使用量,从而大大降低液晶显示模块的制作成本。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液晶显示模块,包括多个呈矩阵状分布的像素单元、多个栅极驱动器和源极驱动器、多行扫描线与多列数据线,所述源极驱动器与所述数据线相连接,每列所述数据线与至少三列所述像素单元分别相连接,每个所述栅极驱动器分别通过非晶硅薄膜晶体管与至少三行扫描线相连接,所述液晶显示模块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非晶硅薄膜晶体管开启和关闭的时钟控制单元,所述时钟控制单元与所述非晶硅薄膜晶体管的栅极相连接。
所述像素单元包括第一薄膜晶体管,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扫描线相连接,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的源极与所述数据线相连接。
所述非晶硅薄膜晶体管的源极与所述栅极驱动器相连接。
每行所述像素单元中至少有三个相邻的所述像素单元与同一列所述数据线相连接。
每行所述像素单元中与同一列所述数据线相连接的所述像素单元的个数,等于与每个所述栅极驱动器相连接的扫描线行数。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液晶显示模块,通过时钟控制单元与非晶硅薄膜晶体管来控制信号的输出,能够减少源极驱动器集成电路和栅极驱动器集成电路的使用量,从而大大降低液晶显示模块的制作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液晶显示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液晶显示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液晶显示模块的时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像素单元 2、源极驱动器 3、栅极驱动器 4、扫描线 5、数据线 6、非晶硅薄膜晶体管 7、时钟控制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液晶显示模块,能够减少源极驱动器集成电路和栅极驱动器集成电路的使用量,从而大大降低液晶显示模块的制作成本。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液晶显示模块,包括多个呈矩阵状分布的像素单元1、多个栅极驱动器3和源极驱动器2、多行扫描线4与多列数据线5,源极驱动器2与数据线5相连接,每列数据线5与至少三列像素单元1分别相连接,每个栅极驱动器3分别通过非晶硅薄膜晶体管6与至少三行扫描线4相连接,液晶显示模块还包括用于控制非晶硅薄膜晶体管6开启和关闭的时钟控制单元7,时钟控制单元7与非晶硅薄膜晶体管6的栅极相连接。
下面以每列数据线与三列像素单元分别相连接为例,详细介绍本实用新型。
像素单元1分为红色亚像素单元、绿色亚像素单元和蓝色亚像素单元,且红色亚像素单元、绿色亚像素单元和蓝色亚像素单元交错排列。为减少源极驱动器2的使用数量,本实施例每列数据线与三列像素单元,即:一列红色亚像素单元、一列绿色亚像素单元和一列蓝色亚像素单元分别相连接,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像素单元1包括第一薄膜晶体管,第一薄膜晶体管的源极与数据线5相连接,第一薄膜晶体管的栅极与扫描线4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8474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效能灯体驱动装置
- 下一篇:实用的磁力定位式磁悬浮轴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