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结构改良型再碎机进料斗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84540.1 | 申请日: | 2011-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996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04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理文造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21B1/34 | 分类号: | D21B1/34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5 | 代理人: | 卞华欣 |
地址: | 402191 重庆市永川***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结构 改良 型再碎机 进料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纸浆备料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结构改良型再碎机进料斗。
背景技术
现代的造纸程序可分为制浆、调制、抄造、纸料的筛选加工等主要步骤,制浆为造纸的第一步,一般将木材转变成纸浆的方法有机械制浆法、化学制浆法和半化学制浆法等三种;纸料的调制为造纸的另一重点,纸张完成后的强度、色调、印刷性的优劣、纸张保存期限的长短直接与它有关;一般常见的调制过程大致可分为以下三步骤:A、散浆,B、打浆,C、加胶与充填;然后是抄造过程,抄纸部门的主要工作为将稀的纸料,使其均匀的交织和脱水,再经干燥、压光、卷纸、裁切、选别、包装之后得到市场销售的用纸。
备料,也就是准备原料的意思。因为最初运输到工厂的原料(如木材、竹材等)还保持着原料原始的状态。在进入下一道工序前需要将其加工成一定的尺寸和规格,对于木材或竹材来说就是要将木材或竹材原料切成一定尺寸和规格的木片或竹片。但在实际的备料加工过程中,备料不可能一次性将木材或竹材原料都切成符合尺寸和规格的木片或竹片,因此,需要对切削后的物料(即木片或竹片)进行筛选,并将筛选出的不符合尺寸和规格的物料运送至再碎机进行再次切碎处理。然而,将不符合尺寸和规格的物料加入再碎机上部的进料斗后,由于现有进料装置的斜板倾斜角度过小,从而导致一部分物料落在斜板上后难以及时滑落到进料口,并随着物料的增多而堆积在斜板上,进而堵塞再碎机的进料口,影响再碎机的正常生产,降低再碎机的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加快物料滑落,防止物料堆积而堵塞再碎机进料口的结构改良型再碎机进料斗。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结构改良型再碎机进料斗,包括前挡板、后斜板及两个侧板,前挡板、侧板、后斜板及另一个侧板依次连接围设形成漏斗状,所述后斜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α为45°~90°。
其中,所述前挡板与侧板、侧板与后斜板,后斜板与另一个侧板、前挡板与另一个侧板之间的连接处均设置有倒角。
进一步,所述倒角为倒圆角或倒直角。
更进一步:所述前挡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β为90°~100°。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改良型再碎机进料斗,包括前挡板、后斜板及两个侧板,前挡板、侧板、后斜板及另一个侧板依次连接围设形成漏斗状,所述后斜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α为45°~90°。当将不符合尺寸和规格的物料(即木片或竹片)加入再碎机上部的进料斗后,由于后斜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α大于45°,从而大大增加了物料在后斜板上的滑落速度,避免物料堆积在后斜板上而导致再碎机的进料口被堵塞的情况发生,保证再碎机的持续正常工作,提高再碎机的加工效率。本实用新型通过对现有进料斗的简单改进即可大大提高进料斗引导送料速率,加快物料滑落,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安装于再碎机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结构改良型再碎机进料斗,包括前挡板1、后斜板2及两个侧板3,前挡板1、侧板3、后斜板2及另一个侧板3依次连接围设形成漏斗状,所述后斜板2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α为45°~90°之间的任意角度。当将不符合尺寸和规格的物料(即木片或竹片)加入再碎机6上部的进料斗后,由于后斜板2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α大于45°,从而大大增加了物料在后斜板2上的滑落速度,避免物料堆积在后斜板2上而导致再碎机6的进料口被堵塞的情况发生,保证再碎机6的持续正常工作,提高再碎机6的加工效率。本实用新型通过对现有进料斗的简单改进即可大大提高进料斗引导送料速率,加快物料滑落,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实用性强。优选的实施方式是所述后斜板2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α为60°。当然,后斜板2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α还可以为46°、89°或90°~100°之间的任意角度,同样也能达到上述技术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理文造纸有限公司,未经重庆理文造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8454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