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子式电能表红外读数头及与之配套的电子式电能表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84530.8 | 申请日: | 2011-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198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8 |
发明(设计)人: | 周良璋;向继遵;王忠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海兴电力科技有限公司;宁波恒力达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11/00 | 分类号: | G01R11/00;G01R11/02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韩小燕 |
地址: | 310011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 电能表 红外 读数 与之 配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式电能表红外读数头及与之配套的电子式电能表,主要用于电子式电能表的红外抄表。
背景技术
电子式电能表因为抄表的需要,需要用到红外通讯。现在常规的做法是在表体上做一组红外发射和接收头,另外做一个分体便携式的通讯头。抄表时将通讯头对准表体上的红外发射和接收头,读取数据,再将数据传输到存储器中。目前,通讯头和表体之间的连接是利用永磁性磁铁和铁板之间的吸力来实现,其具体结构如图1、图2所示,分体便携式通讯头包括壳体1’和用于透射红外光的透光板2’,内部除了装有第一红外发射头4’和第一红外接收头5’外,还有一个圆环形的永磁性磁铁6’;在电能表的表壳7’内部安装用于与通讯头进行数据传输的第二红外接收头10’和第二红外发射头11’,该表壳上表面安装一个塑料透明镜片8’用于红外线透过,同时在透明镜片8’上固定安装一块铁板12’,利用铁板12’和通讯头内部磁铁6’之间的吸引力将通讯头吸附在表体上完成数据的传输。其中,透明镜片8’和表壳7’之间用超声波焊接的方式连接,铁板12’和透明镜片8’的连接方式是在铁板12’上开两个孔,在透明镜片8’相应的位置做两个塑料柱,将铁板12’套在透明镜片8’的塑料柱上后,再将透明镜片8’的两个塑料柱烫扁压紧铁板12’即可。该结构存在以下不足:1、要使用永磁性磁铁和铁板,不仅增加了表的成本,而且增加重量;2、表体内的铁板采用烫胶的方式连接,不是很可靠,存在安全隐患。在运输和安装的过程中,有可能因为振动而使铁板脱落掉在表的电路板上导致短路而破坏电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重量轻、使用方便快捷的电子式电能表红外读数头及与之配套的电子式电能表,以达到降低生产成本,消除安全隐患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电子式电能表红外读数头,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壳体和可透射红外光的第一透光板,两者相互连接形成一封闭空间,其内部设有第一电路板,该电路板上分别焊接有均朝向第一透光板的第一红外发射头和第一红外接收头,所述壳体上、靠近第一透光板一端的侧面对称制有至少两个凸台。
所述壳体为圆柱形。
一种电子式电能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表壳,其上表面用于放置读数头的位置开孔并安装可透射红外光的第二透光板,所述表壳内部对应于第二透光板的安装位置设有第二电路板,该电路板上安装分别与第一红外发射头和第一红外接收头对应的第二红外接收头和第二红外发射头,所述表壳上表面对称制有与所述凸台对应实现卡接的卡勾。
所述表壳上用于放置读数头的位置开有形状大小与读数头相适应的凹槽。
所述凹槽包括用于放置壳体的壳体凹槽和对称布置于壳体凹槽外缘、用于放置凸台的凸台凹槽,所述卡勾位于该凸台凹槽正上方,且该凸台凹槽的长度大于卡勾的长度,两者的长度差大于凸台的宽度。
所述卡勾呈L型,其中一条边垂直固定于表壳上表面,另一条边平行于表壳上表面布置。
各卡勾呈环形布置,且其开口的朝向均沿顺时针方向或均沿逆时针方向布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在读数头的外表面对称制有至少两个凸台,同时对电能表结构作相应改动,即在表壳外表面上对称制有与所述凸台对应实现卡接的卡勾,通过凸台和卡勾的相互作用实现读数头和电能表的可拆卸卡接,较之现有技术的结构,省去了磁铁和铁板,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减轻了产品重量,消除了现有结构中因铁板跌落从而造成电表破坏的安全隐患;此外,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拆装方便、连接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背景技术中读数头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背景技术中电能表与读数头相应部位的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A部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6是图5中读数头的结构图。
图7是图5中电能表与读数头相应部位的结构图。
图8是图6的B-B向剖面图。
图9是图7的C-C向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3-图9所示,本实施例中电子式电能表红外读数头,包括基本呈圆柱形的壳体1和可透射红外光的第一透光板2,两者相互连接形成一封闭空间,其内部设有第一电路板3,该电路板上分别焊接有均朝向第一透光板2的第一红外发射头4和第一红外接收头5,以便数据传输时红外光的顺利通过,所述壳体1上安装第一透光板2的一端、沿其圆周面对称制有两个凸台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海兴电力科技有限公司;宁波恒力达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海兴电力科技有限公司;宁波恒力达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8453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