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环保型吸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83737.3 | 申请日: | 2011-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857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8 |
发明(设计)人: | 赵瑞峰;林翔;饶国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24F13/02 | 分类号: | A24F13/02;A24F13/16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禹小明 |
地址: | 510145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保 吸烟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卷烟技术领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环保型吸烟装置。
背景技术
卷烟燃烧时产生的侧流烟气是环境烟气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反吸烟运动的兴起,人们对吸烟提出了许多的限制,尤其对限制“二手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主要通过改良卷烟纸的措施减少侧流烟气,但此种方法不可能完全杜绝侧流烟气的产生。另外,抽烟过程中容易掉落烟灰,造成环境的污染。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减少卷烟燃烧时侧流烟气方面的技术不足,提供一种环保型吸烟装置,既可以杜绝侧流烟气产生“二手烟”,又可以防止抽烟过程中掉落烟灰,减少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提供一种环保型吸烟装置,包括烟嘴、烟支套和止逆结构,所述烟支套紧密套接于烟嘴外部并设有烟支套空腔容纳烟嘴装入卷烟烟支的一端和卷烟烟支;所述烟支套内壁与装入卷烟烟支的烟嘴端之间设有止逆结构;所述止逆结构将烟支套空腔隔断为密闭空腔和气腔,所述气腔在烟支套上设有进气孔向气腔输入空气;吸烟时,外界空气进入气腔通过止逆结构向密闭空腔输入,并阻止密闭空腔中的烟气向气腔中回流。
优选的止逆结构为止逆环,所述止逆环包括止逆环圈和固定于止逆环圈上的若干扇形止逆环片,止逆环圈内径略小于烟支套内径,止逆环通过止逆环圈固定在烟支套内壁。将烟支套套接烟嘴时,所述止逆环容纳烟支和烟嘴(与烟支相接一端)穿过并通过扇形止逆环片紧密环绕烟嘴。所述止逆环可采用富有弹性、轻且薄的材料,如橡胶等,可参照现有常规方法一体制成。
更为优选地,所述止逆环与烟支套内壁形成20~80°的夹角,所述夹角方向为朝向烟支末端。
所述烟支套套接烟嘴的位置不做严格限定,视吸食方便和能够恰当容纳烟支即可。所述烟支套可使用石英玻璃等材料,可通过透明玻璃观察烟支燃烧位置和状况。
所述烟支套的内径与常规的烟嘴和烟支外径相适配即可;例如,烟支外直径通常为8mm,长度为84mm;常见的还有细支烟,圆周较小,长度较长,因此烟支套的内径10~20mm,长度为8~11cm。
优选地,所述烟支套通过旋紧螺纹紧密旋紧固定于烟嘴外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长期大量的实验总结,本实用新型所述进气孔优选为4个,进气孔孔径1~2mm,可在保证实现本实用新型效果的前提下同时获得较好的烟支燃烧效果。
应用所述环保型吸烟装置吸烟时,首先将烟支点燃,通过烟嘴固定烟支,然后套上烟支套,通过旋紧螺纹将烟支套旋紧固定于烟嘴外壁,形成相对密闭的空腔。
当抽吸卷烟时,外界空气通过烟气套上的进气孔和止逆环流入烟支套内的空腔,确保燃烧与抽吸的顺畅度。不抽吸时,烟支通过烟支套和止逆环与外界大气隔离,防止“二手烟”烟气飘出。
烟支燃吸至快到卷烟滤棒位置不再抽吸时,或较长时间不抽吸,烟支会自动熄火。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显著的进步性:
(1)使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环保吸烟装置吸食卷烟时,因为空腔和止逆环的作用,侧流烟气不会飘出,减少了“二手烟”气量,从而显著减少对环境和周围人的影响;
(2)使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环保吸烟装置,卷烟燃烧产生的烟灰掉落于烟支套空腔内,收纳在烟支套内,不会随便掉落于地上等处,减少了因吸烟造成的对环境污染;
(3)使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环保吸烟装置,烟支燃吸至快到滤棒位置不再抽吸时,或较长时间不抽吸,烟支会自动熄火,杜绝火灾隐患。
(4)使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环保吸烟装置,抽吸后的烟蒂与烟灰均收纳在烟支套内,可不必立即进行清洗,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 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 止逆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附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环保型吸烟装置,包括烟嘴1和烟支套2,所述烟支套2紧密套接于烟嘴1外部并空腔容纳卷烟烟支3和装入了卷烟烟支3的烟嘴1一端;所述烟支套2内壁与烟嘴1的装入卷烟烟支3的一端之间设有止逆结构5。
所述止逆结构5可为设置于烟支套上的若干弹性片,将烟支套空腔隔断为密闭空腔4和气腔9;所述气腔9在烟支套上设有进气孔6向气腔输入空气;吸烟时,外界空气进入气腔9通过止逆结构5向密闭空腔输入,并阻止密闭空腔4中的烟气向气腔9中回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广东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8373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