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向气动式太阳能热水器管道排空阀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82608.2 | 申请日: | 2011-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183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8 |
发明(设计)人: | 郑维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维树 |
主分类号: | F16K11/044 | 分类号: | F16K11/044;F16K31/122;F24J2/46 |
代理公司: | 淮安市科文知识产权事务所 32223 | 代理人: | 陈静巧 |
地址: | 223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向 气动式 太阳能热水器 管道 排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热水器,特别涉及太阳能热水器管道排空技术,具体地说是一种双向气动式太阳能热水器管道排空阀。
背景技术
太阳能热水器在我国已发展成了一种产业。人们普遍认可了太阳能热水器所具有的节能、环保等独特优点,故在我国城乡都获得了推广应用。但是太阳能热水器在冬季使用时,管道中的水结成了冰会产生冻堵现象。冻堵时,不仅太阳能热水器不能再使用,而且一旦管道冻裂将带来更多的麻烦。为了解决冻堵问题,业内人员研制了多种管道排空阀,如电动阀、机械阀等等。这些排空阀的使用对管道排空有程度不等的积极效果,但是价格较高,有了故障还须请专业人员前来修理,对于城乡购买力的弱势群体,让他们在太阳能热水器上安装这类排空阀是不易被接受的。申请人于2010年1月22日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了“双向气动式太阳能热水器管道排空装置”并获批准授权(专利号ZL201020022394.8)。该专利利用气流推动阀门的方式,简单地实现了管道的排空功能,且制作成本低廉,使用者甚至于可自行解决维修问题,与太阳能热水器匹配,有利于太阳能热水器在不同消费层次中的推广应用。尽管该专利的结构并不复杂,但是申请人在实践中认为尚有须改进之处,结构可以更简单地完成管道排空功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双向气动式太阳能热水器管道排空阀,目的在于通过对现有的双向气动式太阳能热水器管道排空装置进行改进,以更简单的结构实现太阳能热水器管道的排空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
双向气动式太阳能热水器管道排空阀,位于太阳能热水器储水箱下水口和太阳能热水器管道之间,设置有进水口、出水口,进水口与太阳能热水器储水箱下水口连接;出水口与太阳能热水器管道相连接。它主要由A气筒或气泵、A气管、气缸、B气管、B气筒或气泵依次连接而成。其中,所述的气缸内设置有活塞组,该活塞组由大径活塞、中径活塞、小径活塞组成,并有活塞杆顺序连接;所述的气缸设有大圆径腔、小圆径腔以及大圆径腔向小圆径腔过渡的台锥状内腔;所述的气缸筒体上设有进水口、出水口、排气口,进水口与气缸大圆径腔相通;出水口、排气口与气缸小圆径腔相通,并相对而置;所述A气管内与气缸的连接处设有A进气单向阀;所述B气管内与气缸的连接处设有B进气单向阀。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解决方案:
所述活塞组的大径活塞的圆径与气缸大圆径腔为有间隙地吻合、中径活塞的圆径大于气缸小圆径腔的圆径、小径活塞与气缸小圆径腔为有间隙地吻合;所述排气口连接有排气软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一)本实用新型利用气流推动阀门的方式,在气缸内产生瞬间高压,使管道充水、排空自如,实用性强;
(二)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比现行所使用的太阳能热水器管道排空阀的结构都简单,且制作成本低廉,使用者可自行对阀体进行维护保养,必要时可方便更换活塞等易磨损件,有利于太阳能热水器在更大范围内的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在管道排空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在管道充水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
本实用新型主要由A气筒或气泵1、A气管2、气缸3、B气管4、B气筒或气泵5依次连接而成。气缸3内设置有活塞组,该活塞组由大径活塞31、中径活塞32、小径活塞33组成,并有活塞杆34顺序连接。所述的气缸设有大圆径腔35、小圆径腔37,以及大圆径腔向小圆径腔过渡的台锥状内腔36。所述的气缸筒体上设有进水口6、出水口7、排气口8。排气口连接有排气管(图中未表示);所述A气管内与气缸3的连接处设有A进气单向阀21;所述B气管内与气缸3的连接处设有B进气单向阀41。A气管、B气管及排气管的材质为软管。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
本实用新型将进水口6与太阳能热水器储水箱下水口连接,将出水口与太阳能热水器的管道连接;将A、B气管通至室内,再根据需要分别操作A、B气筒或气泵。
如图1所示,
本实用新型实施管道排空功能时,用A气筒或气泵1向A气管2、气缸3充气,推动大径活塞31,中径活塞32、小径活塞33联动,中径活塞32停在气缸台锥状内腔36中,大径活塞31始终位于进水口右侧的大圆径腔内,中径活塞堵在台锥状内腔36内,水不再能进入小圆径腔,由于排气口通过排气管与大气相通,出水口所连接的管道内的水即刻排空。
如图2所示,
本实用新型实施管道充水功能时,用B气筒或气泵5向B气管4、气缸3充气推动小径活塞33,中径活塞32、大径活塞33联动,大径活塞31到达在大圆径腔顶部,小径活塞始终位于出水口7左侧的小圆径腔内,进水口流入的水,可从大圆径腔进入小圆径腔,水流从出水口流出,即刻充盈所连接的管道,则管道流下从储水箱而来的可供使用热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维树,未经郑维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8260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内取压自力式压力调节阀
- 下一篇:实验室通风防腐风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