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次性使用的灭菌型滴管输液器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82593.X | 申请日: | 2011-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134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8 |
发明(设计)人: | 周伟;董合军;徐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市新津事丰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5/14 | 分类号: | A61M5/14;A61L2/23 |
代理公司: | 成都中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1126 | 代理人: | 陈亚石 |
地址: | 611438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次性 使用 灭菌 滴管 输液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次性使用的灭菌型滴管输液器。
背景技术
目前临床上使用的输液器自上而下依次由一个上段输液管、莫菲氏滴管、下段输液管、静脉穿刺针及输液管上设有的调节器组成。虽然这些输液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但这些输液器没有自己的灭菌装置,因此使得空气过滤器系统中存在污染和感染问题的,同时具有对细菌和病毒消除。因此造成对整个输液器甚至药液进行污染,从而对病人造成感染,严重影响到病人的输液质量和生命安全,因此需要对现有的滴管式输液器加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技术存在之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用安全的一次性使用的灭菌型滴管输液器。
本实用新型为达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次性使用的灭菌型滴管输液器,其包括穿刺器、自动滴斗、流量调节器、Y型三通管、药液过滤器和输液针,所述穿刺器上罩有护帽,穿刺器下方连接Y型三通管,Y型三通管另外两端口分别连接乳胶帽和自动滴斗,自动滴斗下方依次连接流量调节器、药液过滤器和输液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刺器下方与Y型三通管之间设有灭菌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次性使用的灭菌型滴管输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灭菌装置由微孔空气过滤膜、灭菌材料层、壳体、筛板和套接的管封头组成。
根据前述的一次性使用的灭菌型滴管输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部两端分别设置筛板和微孔空气过滤膜,筛板和微孔空气过滤膜之间填充灭菌材料层,所述管封头套接在壳体设有筛板的一端。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次性使用的灭菌型滴管输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灭菌装置通过软管连接在穿刺器下方。
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解决现有空气过滤器系统中存在污染和感染问题的,同时具有对细菌和病毒高效吸附、灭活作用,可杜绝输液污染的一次性使用的灭菌型滴管输液器,提高了更极端的人体个性化适用性,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操作方便、安全性好等优点,适合广泛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灭菌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护帽,2-穿刺器,3-自动滴斗,4-灭菌装置,4.1-微孔空气过滤膜、4.2-灭菌材料层,4.3-壳体,4.4-筛板,4.5-管封头,5-流量调节器,6-乳胶帽,7-Y型三通管,8-药液过滤器,9-输液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次性使用的灭菌型滴管输液器,其包括穿刺器2、自动滴斗3、流量调节器5、Y型三通管7、药液过滤器8和输液针9。所述穿刺器2上罩有护帽1,穿刺器2下方连接Y型三通管7,Y型三通管7另外两端口分别连接乳胶帽6和自动滴斗3,自动滴斗3下方依次连接流量调节器5、药液过滤器8和输液针9,所述穿刺器2下方与Y型三通管7之间设有灭菌装置4,该灭菌装置4是通过软管与Y穿刺器2下方连接,且灭菌装置4与软管之间采用粘接方式连接。
如图2所示:所述灭菌装置4由微孔空气过滤膜4.1、灭菌材料层4.2、壳体4.3、筛板4.4和套接的管封头4.5组成。具体地是在壳体4.3内部两端分别设置筛板4.4和微孔空气过滤膜4.1,筛板4.4和微孔空气过滤膜4.1之间填充AB系列纳米催化灭菌材料形成灭菌材料层4.2。所述管封头4.5套接在壳体4.3设有筛板4.4的一端,其壳体4.3接有管封头4.5一端的壳体比其他部分壳体薄,当套上管封头4.5后整个壳体外表平整一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市新津事丰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市新津事丰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8259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