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携式器具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82358.2 | 申请日: | 2011-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009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04 |
发明(设计)人: | 柘植和则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牧田 |
主分类号: | F21L4/00 | 分类号: | F21L4/00;F21V2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王轶;李伟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 器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便携式器具,在该便携式器具的可携带的主体上形成规定长度的手柄部,并且在该手柄部安装有以从该手柄部突出的状态沿着所述手柄部的形成方向延伸设置的钩部件。
背景技术
例如,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电灯悬挂用钩,该电灯悬挂用钩除了具备沿着便携用电灯的顶部(照明部)折弯形成的钩部之外,还具备将该钩部保持成能够在抵接于所述顶部的收纳位置与离开顶部的拉出位置之间滑动的钩架,并且该钩架能够在便携用电灯的灯罩的周向上旋转任意角度。在专利文献1的电灯悬挂用钩中,仅在必要时才拉出来使用,并且在拉出时,钩的角度也可任意地变更。
另外,专利文献2公开了一种便携工具用钩,该便携工具用钩具备:支承部,其可绕所述携带工具的轴旋转地夹着便携工具的前部壳体与后部壳体之间的连接部且被支承于该连接部;以及挂片,其与支承部一体地被设置且沿便携工具的轴向延伸,通过所述支承部的旋转可移动到所述连接部的周围的多个位置。在专利文献2的便携工具用钩中,通过安装于后部壳体的板簧的折弯顶端部嵌入到形成于所述支承部的卡合槽中来阻止支承部的旋转。因此,能够在与形成于支承部的卡合槽的数量相当的位置,对设置于支承部的支架片进行定位,由此可以将该支架片作为悬挂于带等上的钩来利用。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14092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第3207597号说明书
可是,在以上述的便携用电灯等为代表的便携式器具中,例如,使用者在建筑工地现场手拿便携式器具走路时,担心使用者把持便携式器具的手柄部的手偶尔会碰到周围的物体等,故而需要时常注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的问题而被开发出来的技术方案,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使用者的手偶尔会碰到周围的物体等的便携式器具。
技术方案1的发明所涉及的便携式器具,在可便携的主体形成规定长度的手柄部,在该手柄部安装有钩部件,该钩部件以从该手柄部突出的状态沿所述手柄部的形成方向延伸设置,该便携式器具的特征在于,将所述钩部件可变更安装位置亦即可分别变更到与外部的卡止部件卡合的卡合位置、和保护把持所述手柄部的手的保护位置地安装于所述手柄部。
技术方案2的发明是在技术方案1的基础之上,其特征在于,将所述钩部件以相对于所述手柄部能够在所述卡合位置与所述保护位置之间旋转移动的方式进行安装。
技术方案3的发明是在技术方案1或2的基础之上,其特征在于,所述便携式器具为照射聚光灯的照明器具。
根据技术方案1所涉及的便携式器具,通过将钩部件相对于手柄部安装在卡合位置,可以将钩部件与便携式器具的外部的卡止部件卡止,除此之外,在将钩部件相对于手柄部安装在保护位置时,当使用者以手把持手柄部时,钩部件位于手的外侧。因此,通过保护位置的钩部件,能够保护使用者的手,防止使用者的手偶尔会碰到周围的物体等。
根据技术方案2的发明,通过使钩部相对于手柄部旋转这种简单的操作,就能够自如地选择卡合位置或保护位置中的任意一个。
根据技术方案3的发明,通过使钩部件相对于手柄部旋转,能够任意地选择卡合位置,由此,可以使照明器具的钩部件卡合于卡止部件的位置不受限制,能够在将照明器具经由钩部件而与卡止部件卡合的状态下,使聚光灯照射到使用者所希望的位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充电式手电筒的整体立体图。
图2是表示在同一充电式手电筒安装钩部前的手柄部的周围的放大示意图。
图3是安装于同一充电式手电筒的钩部件的整体立体图。
图4是安装了同一钩部的充电式手电筒的横向剖面图。
图5是将同一钩部的卡止臂固定于与卡止部件卡合的位置的充电式手电筒的整体立体图。
图6是将同一卡止臂固定于保护把持手柄部的手的位置的充电式手电筒的整体立体图。
标号说明如下:
1··充电式手电筒;10··主体;11··手柄部;32··卡止臂;P1、P2··卡止臂的固定位置(卡合位置);P3··卡止臂的固定位置(保护位置);X··主体的延伸设置方向、手柄部的形成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牧田,未经株式会社牧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8235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