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球磨机给矿偏心管密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81846.1 | 申请日: | 2011-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291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1 |
发明(设计)人: | 张振峰;屈冉;李宏;武允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鞍钢集团矿业公司 |
主分类号: | B02C17/18 | 分类号: | B02C17/18 |
代理公司: | 鞍山贝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1223 | 代理人: | 孔金满 |
地址: | 114001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球磨机 偏心 密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冶金行业用球磨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球磨机给矿偏心管密封装置。
背景技术
在冶金矿山企业中,球磨机作为矿石被初破碎之后,再进行粉碎加工的关键设备被广泛使用,鞍山齐大山选矿厂MQY5.03×6.4米球磨机给矿偏心管密封装置原设计为轴向、径向联合密封,如附图3所示,在给矿偏心管1和给矿套9之间分别设有轴向密封圈10和径向密封圈11、12,长时间的使用后发现存在以下不足之处:
1)由于轴向、径向联合密封的结构复杂,安装、维护、更换难度大,寿命短,初期效果好,但径向密封圈11、12与给矿偏心管1外径及给矿套9内径接触部位磨出沟后,就破坏了原有安装条件,密封效果明显减弱,此时就必须更换给矿偏心管和给矿套,否者漏矿将更加严重。同时由于漏矿量大,造成球磨机下大量积矿,现场环境恶化,清理积矿需要大量人力和时间;
2)由于漏矿造成的积矿是一次球磨未经研磨的原矿,粒度不合格,重新进入下一道工艺,造成二次球磨粒度跑粗,直接导致磨矿产品质量下降;使系统中存在大量不合格矿浆,增加了系统负荷及设备的大量损耗。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球磨机给矿偏心管密封装置,可有效地避免密封构件与给矿套及给矿偏心管磨损造成的损耗,并且提高给矿偏心管密封效果及密封圈的使用寿命;降低检修劳动强度;稳定产品质量,提高主机作业率;改善现场作业环境。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球磨机给矿偏心管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由设在给矿偏心管外表面上的旋转密封圈,与此旋转密封圈的端面相靠接的固定密封环,与此固定密封环端面相靠接的环形板,与此环形板的端面相靠接的一组螺纹丝杠,分别与此一组螺纹丝杆螺纹连接的一组固定块所组成,所述的一组固定块均匀分布在所述给矿偏心管的外表面上,且与所述给矿偏心管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的旋转密封圈通过法兰压板及螺钉固定在球磨机上的给矿套上。
所述的固定密封环由带有径向开口的密封环和与此密封环相连接的螺栓组件所组成,所述密封环的径向开口处两侧设有与所述的螺栓组件相连接的端平面及轴向通孔。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1)本实用新型在组装时可通过旋转螺纹丝杠对固定密封环施力,并挤压旋转密封圈使其变形,达到密封的最佳效果,而且一旦磨损可调整固定密封环上的螺栓组件,使固定密封环贴紧给矿偏心管外壁,保持密封效果;
2)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调整维修方便,有效地避免密封构件与给矿套及给矿偏心管磨损造成的损耗,延长设备的备件使用寿命,降低检修劳动强度及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生产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A-A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原有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球磨机给矿偏心管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由设在给矿偏心管1外表面上的旋转密封圈8,与此旋转密封圈8的端面相靠接的固定密封环6,与此固定密封环6端面相靠接的环形板4,与此环形板4的端面相靠接的一组螺纹丝杠2,分别与此一组螺纹丝杆2螺纹连接的一组固定块3所组成,所述的一组固定块3均匀分布在所述给矿偏心管1的外表面上,且与所述给矿偏心管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的旋转密封圈8通过法兰压板7及螺钉固定在球磨机上的给矿套9上,给矿套9为旋转部件,旋转密封圈8随给矿套9同步旋转。
所述的固定密封环6由带有径向开口6-1的密封环6-3和与此密封环6-3相连接的螺栓组件6-2所组成,所述密封环6-3的径向开口6-1处两侧设有与所述的螺栓组件6-2相连接的端平面及轴向通孔。
如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原有结构示意图,标号10表示轴向密封圈;11、12分别表示两种径向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造价低廉,安装方便,密封效果好,使用寿命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鞍钢集团矿业公司,未经鞍钢集团矿业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8184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