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卸车非等速万向节传动轴总成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81570.7 | 申请日: | 2011-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823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1 |
发明(设计)人: | 马喜岭;张鹏超;杨帆;侯光辉;乔昭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许昌远东传动轴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3/26 | 分类号: | F16D3/26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04 | 代理人: | 刘建芳 |
地址: | 461111***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卸车 等速 万向节 传动轴 总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卸车专用的非等速万向节传动轴总成。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政府对民生的关注,一些大的工程项目(高铁、高速公路等)陆续开工,因此目前市场对自卸车的需求增加很快。随着各主机厂生产自卸车数量的加大,原设计下的自卸车传动轴的弊端逐渐显露。
现有的自卸车非等速万向节传动轴(如我单位生产的590传动轴)总成包括前传动轴和后传动轴,前传动轴包括依次连接在一起的突缘叉、十字轴万向节总成、万向节叉、轴管、中间花键轴、中间支撑、中间凸缘和自锁螺母,后传动轴包括依次连接在一起的突缘叉、十字轴万向节总成、花键轴叉、花键毂、轴管、万向节叉、十字轴万向节总成和突缘叉;其中,各十字轴万向节总成由十字轴万向节、滚针轴承和轴承碗组成,各十字轴万向节的直径均为59mm,长度均为123mm。由于长度较短,力臂较短,能承受的最大力矩较小,疲劳寿命很低。由于自卸车配套的传动轴总成使用的工况和路况一般比较恶劣(例如:矿山、煤窑、河床、沙滩等),传动轴需要长期在低速、大扭矩下工作,原有的自卸车非等速万向节传动轴总成没有考虑到自卸车的特殊工作状况,依旧按公路汽车工况进行设计,因此虽然设计强度足够,但疲劳寿命远不能满足使用要求。由于长期在超过安全滚针轴承接触应力和滚针轴承最大接触应力下工作,因此现有的自卸车非等速万向节传动轴总成中的十字轴万向节及其总成频繁出现早期烧蚀、磨损等导致失效的状况,自卸车传动轴失效率一度达到45%,其中十字轴万向节及其总成失效占总失效形式的95﹪。
现有自卸车非等速万向节传动轴总成的十字轴万向节总成校核计算如下:
原590系列十字轴万向节总成滚针轴承最大接触应力校核
1、φ59(原590系列)十字轴万向节轴颈根部的弯曲应力
代入公式计算?弯=348N/mm2;
?弯﹤[? ]=350N/mm2,
所以十字轴万向节轴颈根部的弯曲应力是安全的。
2、φ59(原590系列)十字轴万向节轴颈根部断面的弯曲应力
所以滚针轴承的线接触应力是不安全的。
式中各符号含义如下:
Mmax—传动轴最大扭矩18000N.m;
h—十字轴万向节轴颈长度24mm; D—十字轴万向节轴颈40mm;
H—十字轴万向节长度123mm; L—滚针长度2×12mm;
d—滚针直径6mm; d1—十字轴万向节油孔直径10mm;
Fn—在力F作用下一个滚针所受的最大载荷,N;
Z—每列中的滚针数24; i—滚针列数2;
总之,现有的自卸车非等速万向节传动轴总成均不适于长期在低速、大扭矩的工况下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于长期在低速、大扭矩的工况下工作的自卸车非等速万向节传动轴总成。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自卸车非等速万向节传动轴总成包括前传动轴和后传动轴,前传动轴包括依次连接在一起的突缘叉、十字轴万向节总成、万向节叉、轴管、中间花键轴、中间支撑、中间凸缘和自锁螺母,后传动轴包括依次连接在一起的突缘叉、十字轴万向节总成、花键轴叉、花键毂、轴管、万向节叉、十字轴万向节总成和突缘叉;其中,所述各十字轴万向节总成包括十字轴万向节,十字轴万向节的四个轴颈上皆通过滚针轴承设有轴承碗,所述各十字轴万向节的直径均为,所述各十字轴万向节的长度均为,所述各十字轴万向节总成的长度均为。
由于本实用新型中十字轴万向节及其总成的长度较长,因此相比以往延长了力臂,能承受的最大力矩也相应加大,极大延长了疲劳寿命,适于长期在低速、大扭矩的工况下工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前传动轴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后传动轴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十字轴万向节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十字轴万向节总成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许昌远东传动轴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昌远东传动轴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8157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