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LCM模组测试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81446.0 | 申请日: | 2011-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719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1 |
发明(设计)人: | 贺术春;陈旭;李文;赵景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贺术春;陈旭;李文;赵景林 |
主分类号: | G09G3/00 | 分类号: | G09G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6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lcm 模组 测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液晶显示器制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LCM模组测试系统。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模块(LCD Module,LCM)作为一种显示器件,其电性测试系统应从功能、显示质量、电压电流监控、测试便捷度等多个方面考虑。目前传统的LCM模组测试大部分只是从显示功能方面着入,以致生产过程中出现一些显示效果欠佳、功耗电流偏大的产品无法检测,不良品的流出影响了产品出货良率,增加了客诉不良分析的内容和难度。另外传统的测试基本上单个LCM产品使用独立的测试软件,软件的单一性致使测试治具增多,给生产治具的管理增加了难度,也降低了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LCM模组测试系统,旨在以多样化的系统测试功能,解决一些不良现象无法监控、测试系统便捷度不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LCM模组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中央处理单元,所述中央处理单元电连接有以下单元中的一个或多个:
电压监控单元;
电流监控单元;
将正性电压输入转换为负压的负压电路单元,所述负压电路单元通过一LCD驱动负压提供单元与待测LCM模组连接;
在线烧录单元;
LCM工作电压手动调节单元;
LCM测试画面单步/自动运行设置单元。
进一步地,所述电压监控单元和电流监控单元均是通过一A/D转换电路与所述中央处理单元连接的。
进一步地,所述电压监控单元和电流监控单元均连接有数码显示管。
进一步地,所述中央处理单元还连接有一LCM驱动软件档位选择开关。
进一步地,所述中央处理单元是通过一RS232通信电路与所述在线烧录单元连接的。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传统测试系统上增加电压电流监控单元、LCM测试画面单步/自动运行设置单元、LCD驱动电压手动调节单元、负压电路单元、在线烧录单元等,在不增加太多生产成本,不需要添加设备及人力、物料的情况下,显示质量欠佳、功耗电流超标等方面的不良产品得到了有效监控,测试治具的管理明显简化,软件的系统集成化很大程度上简化的软件编写烧录的工作量,提升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LCM模组测试系统的结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LCM模组测试系统的结构原理,为了便于描述,仅示出了与本实施例相关的部分。
整个测试系统由中央处理单元1以及与中央处理单元1连接的电压监控单元2、电流监控单元3、负压电路提供单元4、LCD驱动负压提供单元5、在线烧录单元6(In-systems Programming,ISP)、LCM测试画面单步/自动运行单 元7、LCM工作电压(VOP)手动调节单元8中的一个或多个单元。
控上述中央处理单元1中内置有多种LCM模组驱动软件并向待测LCM模组提供驱动软件以驱动待测LCM模组,同时中央处理单元1中还内置有ISP驱动软件;电压监控单元2和电流监控单元3分别对系统提供给待测LCM模组的电压和待测LCM模组工作时产生的电流进行监控,负压电路单元4用于将正性电压输入转换为负压,然后由LCD驱动负压提供单元5对负压进行处理后输出至待测LCM模组,以满足一些LCD驱动IC要求VOP外供负压的要求,拓宽了测试系统的应用领域。
上述电压监控单元2和电流监控单元3均通过A/D转换电路10与中央处理单元1连接,并且电压监控单元2和电流监控单元3还可分别连接数码显示管21和数码显示管31,用于在数码显示管上显示对应的电压、电流值。
进一步地,中央处理单元1还连接有LCM驱动软件档位选择开关9,中央处理单元1根据用户对LCM驱动软件档位选择开关9的档位选择,跳转到对应的驱动软件,并据此驱动待测LCM模组,比如编码开关选择的为21档,同时软件中21档对应的为A型显示模组驱动软件,那么在使用此测试系统测试A型显示模组时,只需要将软件档位选择开关的编码设定为21,即可以测试,不用重复烧录软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贺术春;陈旭;李文;赵景林,未经贺术春;陈旭;李文;赵景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8144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液晶背光膜
- 下一篇:一种应用于多模腔注坯模具的模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