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吸波手机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81320.3 | 申请日: | 2011-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182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9 |
发明(设计)人: | 许富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许富民 |
主分类号: | H04M1/02 | 分类号: | H04M1/02;H05K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科***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机,尤其涉及一种吸波手机。
背景技术
手机通讯的过程中会出现两种电磁波,一种是基站跟手机之间传递的信号,这种电磁波可谓是漫天皆是,防也防不住的,而且因为强度的关系,只要正确的使用手机,这种电磁波对人体造成的危害其实是微乎其微的。
另外一种是作为电子类产品,手机本身电路板也发射出电磁波,也就是电磁辐射,就像电脑、电视、电冰箱等这类电器一样,即便是不通讯也会产生电磁波,由于手机需要近距离使用,长期在如此的近距离受到电磁波的辐射,会使人容易患上各种疾病,并引发癌症。
目前,市面上有针对手机辐射的防辐射手机套,防辐射手机套如果能够完全屏蔽信号,在这种(收讯/信号)情况下,手机对人体的辐射是完全可以屏蔽掉的;但是当手机套将对人体辐射的电磁波完全屏蔽掉的同时,手机天线接受外界信号的能力也会受到干扰,这样,手机就不能进行通讯。
隔断阻绝电磁波是人们最容易想到的办法,但还是无法从根本上消除,所以发明者想到了通过吸收来消除电磁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技术问题的不足,主旨在提供一种既可以吸收辐射又不会对手机信号产生干扰的手机。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吸波手机,包括面盖、底盖、显示屏、按键面板、手机主板、天线及听筒;面盖及底盖组成外壳,显示屏及按键面板设置于面盖,手机主板设置于手机外壳内,天线连接手机主板并设置于手机外壳上,听筒设置于面盖;面盖和底盖用吸波材料制作,手机主板上贴有吸波材料,所述面盖和底盖内面连接有波吸材料。
所述面盖和底盖内面连接的吸波材料为:胶板类吸波材料或涂料类吸波材料,优选为胶板类吸波材料。
所述的吸波材料为:泡沫类吸波材料或胶板类吸波材料或涂料类吸波材料。
下面对以上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阐述:
所述泡沫类吸波材料为含有:聚乙烯、聚苯乙烯、碳粉、石墨粉、铁氧体材料的泡沫类吸波材料。
述胶板类吸波材料为含有六角铁氧体、铁基片状纳米晶颗粒、磁性纤维材料的胶板类吸波材料。
所述涂料类吸波材料为含有:锂镉铁氧体、尖晶石铁氧体、氯丁橡胶铁氧体材料的涂料吸波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其一、听筒所在的面盖由胶板吸波材料制作,这样,在接听手机的时候,听筒靠近人体耳朵的时候,设置听筒的一面由胶板吸波材料制作,手机主板产生的电磁波将被此盖体吸收而不会辐射到人体;而底盖同样由胶板吸波材料制作,手机主板产生的电磁波将被底盖吸收,防止辐射到人体;同时,天线置于由胶板吸波材料制作成的手机外壳上,这样,基站跟手机之间传递信号的电磁波可以在基站与手机主板连接的天线之间进行信号传递;这种设计结构,既可以防止电磁波对人体的辐射同时又不会对手机信号产生干扰;其二、胶板吸波材料制作的面盖和底盖内面涂有电磁波吸收剂,或者固定泡沫吸波材料,这样,更进一步阻隔了加强了手机对电磁波的吸收,从而避免人体受到手机电磁波的辐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底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面盖;2、底盖;3、显示屏;4、按键面板;5、手机主板;6、天线;7、听筒;8、电磁波吸收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参照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吸波手机包括面盖1、底盖2、显示屏3、按键面板4、手机主板5、天线6及听筒7;面盖1及底盖2组成外壳,显示屏3及按键面板4设置于面盖1上,手机主板5设置于手机外壳内,天线6连接手机主板5并设置于手机外壳上,听筒7设置于面盖1上;其中,听筒7所在的面盖1由胶板吸波材料制作。在底盖2靠近手机主板5的一面涂有电磁波吸收剂8、在手机主板上还贴有胶板类吸波材料。
参照图2所示,其中,面盖1由胶板吸波材料制作,靠近手机主板5的一面涂有电磁波吸收剂8。
在接听手机的时候,听筒7靠近人体耳朵的时候,面盖1由胶板吸波材料制作,手机产生的电磁波将被面盖1吸收而不能辐射到人体;同时,底盖2也为胶板吸波材料制作,这样,手机所产生的电磁波就绝大多数被外壳吸收;天线6连接手机主板5并设置于手机外壳上,这样,基站跟手机之间传递信号的电磁波可以在基站与手机主板5设置的天线6之间进行信号传递;这种设计结构,既可以防止电磁波对人体的辐射同时又不会对手机信号产生干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许富民,未经许富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8132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